作為一個多民族文化、多元種族相融合的國家,新加坡當地包含文化、傳統習俗和美食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豐富,甚至多到不勝枚舉。過去,新加坡比較偏重於保護看得見的物質文化遺產,導致當地的一些傳統習俗、民間藝術和美食文化逐漸消失。為了增進新加坡民眾對國家多元文化、傳統習俗和美食的理解和信心,同時增強社會凝聚力,新加坡政府於2018年撥款6600萬新元推出首個「文化遺產計劃」,助力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
在「文化遺產計劃」下,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率先廣泛徵詢新加坡民眾的意見,攜手草擬一份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內容涵蓋傳統藝術、民間習俗、節日慶典、宗教儀式和傳統美食。在新加坡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美食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
將帶大家一起盤點有哪些傳統美食被列入「文化遺產計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Lo Hei and Yusheng(撈魚生)
「撈魚生」也被稱為「撈生」或「魚生」,是新加坡農曆新年的一種民間風俗。「撈魚生」時,通常是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道:「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Weaving Ketupat (馬來粽)
馬來粽在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可以找到,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新加坡當地馬來粽的葉子通常是椰子葉和香蕉葉。新加坡人通常在伊斯蘭開齋節吃馬來粽,馬來粽也是開齋節的主要象徵之一。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Kaya and Kopi(咖椰&咖啡)
兩片炭烤或烘烤麵包,裹上黃油,外加厚厚一大抹以椰漿、椰果和雞蛋烹煮調製而成的濃郁咖椰 (kaya) 抹醬; 再搭配一杯香醇的南洋 「kopi」(咖啡)或 「teh」(茶),堪稱一份地道的新加坡早餐。若要給咖椰吐司錦上添花,別忘了配上兩個半生熟的雞蛋一起吃,爆漿的軟嫩蛋黃和半透明的順滑蛋白不可少了黑醬油和胡椒粉提味。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Rojak(羅惹)
羅惹在馬來語中意為「大雜燴」。羅惹是一種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條的沙拉,拌有濃稠的黑色醬料,並綴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在新加坡,羅惹一般由華族小販售賣。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羅惹小販依然到處可見,他們通常是非法小販,騎著自行車在組屋區內兜售羅惹。如今羅惹已經成為新加坡大多數熟食中心裡最常見的小吃。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Nasi Lemak(椰漿飯)
馬來語的「Nasi Lemak」翻譯成英語就是「Rich Rice」。椰漿飯的米飯是由椰奶和香蘭葉煮制而成,再佐以炸魚或炸雞翅、炸江魚仔(新加坡鯷魚)、花生、雞蛋、黃瓜片和辣椒醬,香氣濃郁且獨特。如今椰漿飯在新加坡大多數小販中心和熟食中心十分常見。

圖片來源:新加坡眼
Laksa(叻沙)
叻沙(Laksa)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叻沙的核心是辛辣湯,另有椰奶、蝦干、魚餅和大蝦。從帶有羅望子酸味的檳城亞參叻沙到類似咖喱的砂拉越叻沙,新加坡的叻沙(香辣椰奶湯麵)種類繁多,其中以加東叻沙最為有名。源自於新加坡加東的加東叻沙(Katong Laksa),做法與娘惹叻沙差別不大,最大的區別是麵條的部分使用瀨粉,同時將麵條切成小段,所以吃的時候是以湯匙為主要餐具,不需使用叉子或筷子。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Fish Head Curry(咖喱魚頭)
咖喱魚頭是新加坡獨有的菜式,是多元文化在新加坡融合的縮影。它融合了南印度典型的咖喱香料,是華族的一道美食。不同族群的咖喱魚頭的咖喱配料略有不同,有些人會加入羅望子汁來增加酸味,有些人則會加入椰奶以帶出更綿密的口感。唯一的相似之處便是辛辣醬汁中搖曳的肥美紅鯛魚,另外加上羊角豆(秋葵)和茄子等蔬菜。

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
Chilli Crab(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顧名思義,螃蟹是主要食材,但醬汁才是這道菜最閃耀的主角。辣椒螃蟹的醬汁以番茄和辣椒泥烹煮而成,再加入以打散的蛋液,口味甜中帶咸,口感微辣,讓人每一口都充滿幸福感。辣椒螃蟹作為新加坡的國民美食之一,在所有蟹類料理中獨占鰲頭。

圖片來源:KADAY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Char Kway Teow(炒粿條)
炒粿條在新加坡是十分常見的小吃。炒粿條的主要食材是粿條和黃面,另加入醬青、黑醬油、大蒜、辣椒、臘腸、雞蛋、魚餅和豆芽,一起用大火烹炒而成。由於口味偏重且價格便宜,炒粿條最初被視為「窮人食品」,深受工人、農民和漁民喜愛。

圖片來源:KKDAY
Chicken Rice(雞飯)
從新加坡的小販攤位到高檔餐廳,雞飯是無處不在的美食。它被譽為新加坡的「國菜」之一。雞飯的烹飪方法起源於中國海南。嫩滑的雞肉配上香味撲鼻的飯,再蘸一點店家特製的辣椒醬、薑蓉和黑醬油。新加坡雞飯中的雞肉還可抹上醬油烤制或焗制,創造出別樣的口感。雞飯在新加坡也很十分受歡迎,也被認為是新加坡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封面圖片來源:Our SG Heritage官網
新聞來源:聯合早報、Our SG Heritage官網資訊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