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大型工商業財產保險公司FM全球公司(FM Global)公布最新的全球彈性指數(Resilience Index)。新加坡全球排名上升10位至第12名,首次成為亞洲區內彈性最高的經濟體。
FM全球公司彈性指數每年依據商務環境的彈性情況,對全球約130個國家/經濟體進行排名。指數綜合生產力、政治風險、打擊貪污等12項客觀指標,反映每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風險質量及供應鏈狀況,以此為企業在選址、選擇供應商、定位客戶等方面提供建議。

全球排名第1名的丹麥,該國除在生活素質、教育、健康護理和收入平均等方面突圍而出,去年丹麥為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火警風險,以及穩定油供應和油價而推出的措施收效,協助丹麥由第3名調升至第1名。緊隨其後的,還有同在歐洲的挪威和盧森堡。本次排名前十的均為歐美國家。
東南亞地區的相對適應能力都持續下降,泰國排在第70名、印度尼西亞排在第82名、菲律賓排在第89名以及越南排在第96名,均處於全球韌性指數的下半部分。
而烏克蘭是全球韌性指數中上升幅最高的經濟體,由於多項指標的彈性排名得到改善,烏克蘭首位排名從第84名飆升至第63名。排名下降最多的則是阿曼,原因是生產率和用油集中度急劇下降,排名從第57名跌至第69名。

新加坡在這次FM全球公司彈性指數排名再創佳績,證明了新加坡的經濟彈性和面對各種變數時的遊刃有餘。此外,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E)、雲圖海外(Yincubator)和普華永道(PwC)聯合發起的「智能經濟國際化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出,73%的受訪企業選擇將新加坡設為全球總部所在地,進一步體現中國智能企業對新加坡經濟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