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召開首次「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從8月12日起推出「3+4」方案,即從海外地區抵港人士的強制檢疫安排改為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
有關安排將配合安心出行「紅黃碼」推行,家居檢疫時健康碼將轉為黃色,期間可以外出,黃碼人士也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但不能進入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處所。
在新措施下,入境香港的旅客只需在隔離酒店進行三天的隔離,之後的四天就能回到住處或住在一般的酒店。
這四天內,訪客必須接受醫學監測,他們可以外出也可以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但只能獲准進入一些場所。
在隔離酒店隔離第三天的早上,監測結果若呈陰性就可以回家,或入住非隔離酒店,之後就要完成四天的醫學監測。
這四天內的監測結果都呈陰的話,訪客在第七天早上就可以結束監測,但仍需要每日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直到第十天。
無論是否完成疫苗接種,所有訪客都必須遵守這項措施。
檢測
在新措施下,訪客須接受至少五次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每日也得進行ART檢測,直到第十天。
旅客入境後,必須在機場進行一次PCR檢測,抵港第二天在酒店隔離進行多一次PCR檢測。離開隔離酒店後,訪客在第四、第六和第九天要到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此外,出門前都必須進行ART檢測,結果呈陰才能外出。
外出
要到第三天檢測呈陰之後,才能外出。
所有訪客須遵守新的「紅黃碼」措施,檢測結果呈陰的人士會在當地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上區分為黃碼人士,確診者則會被區分為紅碼人士。
結束隔離後的接下來七天,訪客每日必須進行ART檢測,只有黃碼人檢測呈陰性後才能出門。
獲發黃碼的市民不可進入須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的處所,包括食肆、酒吧、健身室、派對房間、美容院等,也不可進入安老院舍、殘疾院舍、學校及指定醫務處所,外出時不能參與除口罩活動,若每日快測陰性,則仍可乘搭交通工具、上班、進出商場、百貨公司及菜市。
確診
如果在抵境香港時確診,訪客會立即被送往政府隔離中心,不能離開指定場所,也會被區分為紅碼人士。
如果已接種至少兩劑冠病疫苗,患者只要在第六天ART檢測結果呈陰,和在檢測呈陽性後的第七天就能結束隔離,紅碼會自動轉為藍碼。
至於沒有接種疫苗或只接種一劑疫苗的患者,他們必須在指定場所完成14天的隔離。
香港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解釋實施「3+4」的理據時表示,經分析發現,大約80%的輸入型病例都在訪客入境後,接受的前兩次PCR檢測中發現,入境第三天後出現確診病例的幾率相對更低。
按目前每1000人當中約有40起陽性個案的比例推算,即約20起已可於機場核酸檢測中發現,12起在酒店隔離第二天發現,少於八起個案會在三天酒店檢疫後發現,與本地感染個案比率相若,因此認為「3+4」方案風險可控。
因此,當局認為不需要再繼續實行長時間的酒店隔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