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去台北,我和孩子這樣玩~

2018年05月11日   •   2萬次閱讀

一直耳聞台灣是親子游的熱門地,但我們不知為何拖了這些年,直到今年三月才得以成行。去之前的那個星期,我特地重讀了白先勇先生的那本《台北人》:縱然書中人物無不沉浸在對往昔生活的迷戀之中,但每當我看到「逛西門町、看紹興戲,坐在三六九里吃桂花湯糰」、「仁愛路五段」之類的字眼,總會心生出對台北的無限嚮往。

台北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的影子:市中心主幹大道上閃爍的霓虹燈、靜立的梧桐樹和精緻的大樓,令我有回到上海的錯覺;拐進路邊小巷,矮舊的老房子和雜貨店,又很像我小時候生活過的江浙城市;西門町那帶則留著濃濃的日系風格,華燈初上時宛若小東京——這所有的影子相互重疊、交叉渲染,竟造就了如今這座獨一無二、充滿生活氣息的台北城。

(從酒店房間看到的台北景觀)

此次我們只安排了一周的行程,確切地說只有五個整天的時間,雖來不及去台中或墾丁遊玩,卻已足夠我們從多個角度探索台北及其周邊地區。民國控如我,小清新如我,資深吃貨如我,都能在台北找到合適的路線;而且,能順帶將親子活動融入其中,皆大歡喜。

台北 | 遛娃記

到達台北的第二天上午,我們便直奔大名鼎鼎的誠品書店,作為台北遛娃的第一站。聽說誠品的童書部有關於中華歷史、文化和教養的台灣本土繪本,很值得扛幾斤回來;但當天我仔仔細細找了很久,卻沒有發現特別合適的,反而看到很多外國經典童書的譯本。最後,我只選了一本《我的故宮欣賞書》,V寶自己選了一本《偷偷看一眼動物園》,收入囊中。

台北動物園和貓空纜車也是熱門的親子游打卡點。相比於新加坡動物園的小而精緻,台北動物園屬於大而空曠,動物品種不算豐富。很多小朋友喜歡乘坐貓空纜車,有趣又刺激,部分路段確實有點驚險,全程的景觀也稱得上賞心悅目,很適合不常坐纜車的家庭。可惜我們之前在聖淘沙附近住了好幾年,出門分分鐘能坐花芭山的纜車,於是貓空纜車的新奇感又少了三分。

到達貓空站,吃一頓茶葉入菜的特色午餐,將窗外山坡上各種層次的綠意盡收眼底。

台北另一個著名的遛娃景點便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基本屬於每個家庭帶娃必去之處。去之前,我特地與娃們一起閱讀了《我的故宮欣賞書》,讓她們先對中華文物有個概念。

去台北故宮的那天,陰雨連綿,典型的台北天氣。站在大門口抬頭看,孫博士的「天下為公」赫然入目,不禁思緒萬千。

台北故宮是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無奈當天院內人山人海,各個場館也只能走馬觀花;倒是B1樓的兒童學藝中心給了我們小驚喜:這裡濃縮了台北故宮的精華,以兒童的視角和語言,將館內的幾大鎮館之寶重新展示。比如:

我也來當把小皇帝,蓋個印章:

將古代名畫中的元素用積木呈現,再讓孩子們發揮創意、重新拼搭:

牆上掛著一整幅縮小版的《清明上河圖》,上方還有專為兒童做的註解。小藝術家V寶十分投入地搭起同主題積木,盡情描繪她自己心中的清明上河圖。

此外孩子們還可以聞聞鼻煙壺,摸摸迷你版的翠玉白菜。台北故宮還以院內的熱門文物和古代名畫里的動物為角色,重新設計,製作了一部好萊塢風格的動畫片在此播放。這個兒童學藝中心設計得可謂十分用心了,兩寶玩得不願離開,遛娃待個大半天亦毫無壓力。

從台北故宮出來,幾分鐘的車程便能到士林官邸。其實從現代的眼光來看,官邸的園林極其普通,蔣宋故居更是樸素到令人訝異,但娃娃們喜歡在這個大園林里逛著。雨過天晴的午後,整個園林濕漉漉得猶如畫跡未乾的潑墨作品。忽然在轉角處遇見一個池塘,水面覆滿落葉;岸上站著一隻神似鴛鴦的鳥兒,正奮力拉著剛在泥土裡找到的美食。就這樣一個頗具古詩意境的畫面,娃兒們看了很久,可見孩童們總能捕捉到大人們忽略的有趣瞬間。

台北近郊 | 懷舊小清新

其實我們的遛娃活動貫穿了整個台灣行程。本次行前做攻略,我在「是去宜蘭農場喂動物,還是去九份十分放天燈」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很久,最終因為司機建議「去宜蘭最好能住上一晚」而放棄了宜蘭,選擇了九份——一條著名的懷舊路線。

去之前只知道九份依山面海,是《悲情城市》和《千與千尋》的拍攝地,卻不知去九份要開過那麼多盤旋的山路。途經的一些景點——黃金瀑布、黃金博物館——聽起來乏味無趣,身臨其境時卻也能感到一番趣味。

這黃金瀑布在春日艷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黃金博物館在入口處毫無亮點,然而,等我們爬上一段石階、正琢磨著要放棄時,卻忽然看到一片山頂花園,被四周層層疊疊的翠綠山景包圍著——頓時頗有誤入桃花源的驚喜感。

陽春三月,正值櫻花浪漫時,我們便順便賞了把櫻。

娃們在礦車的小站台玩耍。下圖是否有點像台灣校園青春片的劇照?

下山時看到一個供小孩淘「金」的地方,本是一項讓遊客掏腰包的活動,但V寶對此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於是,兩位小公主賣力地干起鍊金工人的活兒,一錘二磨三篩……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金粉(銅末)到手了

到了九份老街,真的與其他商業老街沒有區別……連擁擠的程度都十分相似。

都說九份的芋圓美味,我們還特地去品嘗了最有名的「賴阿婆芋圓」。但口味這種事確實見仁見智,芋圓雖好,我卻開始想念家鄉的黑芝麻湯圓和上海的酒釀小圓子。

午飯的餐廳和菜式乏善可陳,海景卻是一流的。這一眼,道盡了九份的美。

站在餐廳的大露台上,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妹茶樓,因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在此取景而聞名。看過一張同樣角度的在夜晚拍攝的照片,茶樓上的燈籠齊齊點亮,紅彤彤一片,映襯著那深藍的夜幕,魔幻得令人震撼。

一回頭,發現旁邊有一家名為「戲夢人生」的茶飯館。那虛幻的店名、誇張的廣告牌、滿牆的好萊塢老電影劇照,很像香港老片里的場景,又有點黑色幽默。若再看一眼,似乎也會在某一瞬間困惑,人生是否真的如戲夢一場。

寶寶們對去十分放天燈的環節期待已久,但到達之後,卻發現十分的鐵軌被慕名而來的遊客們擠得水泄不通。儘管如此,V寶和我還是認真地在天燈上寫下了祈福的話,並與家人順利地放了一回天燈。幸好,擁擠喧囂的人潮和過度商業化的氛圍,沒有妨礙V寶享受這個儀式感滿滿的活動。

自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獲成功,電影里柯震東和陳妍希放天燈的場景就帶火了十分;原本台灣人喜歡去放天燈的平溪反而變得無人問津。

娃兒們又在平溪饒有興致地看別人放燈。遠處緩緩駛來的火車,鐵軌上不緊不慢放燈祈福的少女們,這頗有意境的場景,我們卻意外地在平溪捕捉到了。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