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將如何影響新加坡?陳振生:三重影響不可小覷
貿易爭端源起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18年3月22日簽署備忘錄,
宣布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涉及的商品總計達6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128種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大豆。

中美雙方曾一度於2018年5月達成暫停貿易戰的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尋求和解,
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仍於6月16日公布對華加征關稅清單,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其後作出對等報復。
中國商務部亦重啟對美輸華多項產品的反傾銷調查。
7月6日,中國對美國加征關稅的貿易措施進行了回擊。
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爭端正在加劇,前景變得不可預知。

那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會不會影響到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正聲今天在國會上做出回答:
會有影響,且有三重影響。
第一重:影響本地電子業和一般製造業者
美國向全球太陽能電池、洗衣機、鋼和鋁等產品徵收的關稅,會影響本地電子業和一般製造業者。
陳振聲說,新加坡向美國出口的這類產品,約占新加坡向全球總出口的0.1%。

第二重:全球供應鏈將受到衝擊
中美兩國,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間相互徵收的關稅,將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我國也會受到波及。
陳振聲指出,新加坡向中國提供中間產品,製成品從中國再出口到美國,這些中間產品的製造者將受影響。

第三重:全球消費和投資活動將受到嚴重衝擊
隨著貿易糾紛升級,全球主要經濟體將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
這會嚴重衝擊全球消費和投資活動,作為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也不能倖免。

不過陳振聲也指出,陳振聲指出,新加坡擁有強大貿易網絡和多元經濟結構,這些都有助於新加坡應對貿易戰衝擊。
並且,新加坡將繼續與其他貿易夥伴攜手合作,相關部門和機構也將留意局勢發展,
並向有需要的本地企業提供援助,共同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