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金禧橋上的行人都戴著口罩。(路透社)
作者 蘭陵生
疫情肆虐的今天,口罩有多重要,似乎已無須多說。
在美國擁有5000多家店面的大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日前宣布本星期一(20日)開始,所有顧客必須戴口罩。該集團之前僅是「鼓勵」,現在則表示戴口罩「極其重要」。另一擁有2700家超市的Kroger零售集團也隨之宣布戴口罩成為必需。

沃爾瑪本星期一(20日)要求所有顧客必須戴口罩。(BusinessInsider)
美國是目前全世界疫情重災區之一,很多分析家都歸咎於美國政府一直不強調口罩在這疫情期間的重要性,而美國人民很多也不自動自發戴口罩。
一向「硬頸」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堅持天天展現全副尊容,日前也終於妥協願意戴上口罩了,希望他的追隨者也會照著做出這有利社群、社區、社會的舉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也終於妥協願意戴上口罩。(法新社)
炎熱氣候戴口罩很痛苦
如今新加坡不僅已解封,還昂然邁入第二階段,人們不只是終於可以走出屋外蹓躂閒逛,還可以堂而皇之除下口罩進行堂食,不能不說是一大改進。政策是對是錯姑且不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人們的意識和習慣。
新加坡是熱帶國家,常年如夏,不像台灣香港有秋高氣爽的時候。在這裡這麼酷熱的天氣戴著口罩確實很不舒服,尤其那政府給的三層布料口罩,一戴上就已經產生呼吸不順暢的感覺,在艷陽高照下走快兩步更隨時像面臨窒息危機。

戴著口罩在濱海灣一帶運動的人。(法新社)
於是就有人開始鑽漏洞了,可以不戴就不戴,或者陽奉陰違戴上,卻只是遮著嘴巴,沒蓋住鼻子,好讓呼吸暢通。反正現在執法人員也少見了,被捉的新聞也少看到了,大家自然就更「大膽」了。
沒戴好口罩生活例子比比皆是
離我家不遠處的水果擋那位賣水果的昂哥,口罩永遠掛在下巴,我幾乎天天經過,都不記得有哪一次看到他口罩是正確地蓋住嘴巴鼻子的。如果有人「詢問」,他的絕招/藉口就是在吸菸,或正要吸菸,或剛吸完煙。

口罩應蓋住鼻子、嘴巴和下巴,才能有效防護。(聯合早報) 我有一次是在家樓下,才站了五分鐘,就看到三幅奇景:
兩名中學生在放學回家路上,一邊走一邊談笑風生,兩人的口罩都只戴在下巴。
一名中老年男子在路上走著,同樣口罩僅戴在下巴,看他行走的方向,前面的路還很長,難以想像他什麼時候會重新戴上。
兩名外勞在工作,都沒戴上口罩,其中一人還猛打噴嚏,見到我看著他才戴上口罩,另一個則完全無視。
來到堂食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政府明文規定只有在吃喝時才能除下口罩,等待食物及吃喝完畢後都得戴上,但食客們會這麼聽話嗎?大家心照不宣。
吃完之後慢慢喝咖啡,順便高談闊論的食客一大把,或許是忘了要戴回口罩,也可能就是不想戴,多數情況都是離座而起的時候,才會把口罩戴上。
很顯然的,人們對戴口罩的重要性不是不理解,而是依然存在著僥倖心理,覺得不可能一下子就中招,被病毒找上門。
人民這方面的意識如果不繼續加強,政府如果不繼續適時提醒(話說已經很久沒聽到相關「警告」了),根本就無法確保不會有下一波疫情出現。
看電影時該禁止摘下口罩吃喝
上星期電影院重新營業,當局竟然允許觀眾在戲院內摘下口罩吃喝,實在是難以令人信服。當局難道不會預見必定會有觀眾捧著一桶爆米花或一大包薯片,冠冕堂皇地從開場就一直不戴口罩「吃」到電影結束嗎?

電影院業者嘉華院線(Golden Village)為旗下電影院消毒,上星期重新營業。(海峽時報)
不是說好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政策?
電影院沒等到第三階段才解封已經是特例了,難道就不能純看電影不吃喝?之前的中藥店不如甜品店話題已經淪為笑柄,再繼續做出這類錯誤決定,很難不讓人懷疑抗疫小組的決策能力。
當然沒有人願意國家一直處在阻斷措施的狀態,但要生存於解封第二階段並非不可能,只需大家鼎力協助,做該做的事,別做不該做的事。如果大家都能繼續戴口罩,相信必然能夠照常工作,如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