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個籍貫春節必吃的年菜。(陳姿潓製圖)
作者 陳姿潓
年關將至,蟻粉最近是不是忙裡忙外,大掃除布置家裡之餘還得四處搜羅食材? 新加坡許多華人的先輩都來自中國不同省份,原先是漂洋過海來討生活,最終就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將屬於自己家鄉的獨特文化也在家裡代代傳承下來。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同籍貫的華族文化又與新加坡當地的文化進行融合,有些習俗看起來似乎一樣,性質上卻大不同了,尤其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方式和必吃的年菜,似乎也有了轉變。 紅螞蟻很好奇各個籍貫的華人在春節,尤其是除夕和初一這兩天都必須吃些什麼年菜,於是上網咬了咬關於本地五大籍貫(福建,廣東,潮州,海南和客家)的年菜,整理如下。

(陳姿潓製圖)
福建年菜——五香肉卷

(網際網路)
福建人必吃的年菜是五香肉卷。 光是聽到五香肉卷,再看看上面這個照片,紅螞蟻仿佛都能聞到它剛從滾燙油鍋中被取出來,那個香味實在是不得了。 福建人在農曆新年期間吃五香是有好意頭的,五香代表了「五福臨門」。 不過蟻粉們千萬別誤會,五香之所以被取了這個名字,不是因為純粹強迫它要與新年賀詞有所關聯。而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需要五種主要香料,即: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 潮州年菜——白肚魚

(網際網路) 白肚魚,又俗稱「拜年魚」和「發財魚」,這種魚在春節期間肉質特別鮮甜又肥美。 據說上世紀70年代,一名鄭姓商人生意每況愈下,那時本地有一間叫做「醉花林」的俱樂部(現在其實還存在),是供潮州商人消遣的地方,這名鄭姓商人在過年期間就去了一趟醉花林。 在醉花林會所,他吃了白肚魚。之後就聽聞這名商人的生意蒸蒸日上,變得非常富有,也因此有了「吃了發財魚會發財」的說法。 如今,白肚魚依舊深受本地潮州人的喜歡,每逢春節價格就會上調,一公斤甚至可以賣到200新元的價格。 客家年菜——算盤子

(網際網路) 算盤子圓潤的形狀象徵了家庭團團圓圓。 至於寓意,想必蟻粉聽見「算盤子」三字就能猜想出背後的寓意了吧?那就是「精打細算」。客家人借著算盤子的好意頭,希望在來年「年年有餘有錢算」。 其他籍貫的華人似乎也愛上了「suan」這個好寓意的發音,福建人也喜歡過年時吃大蒜炒肉,討個好寓意(有錢算有肉吃)。 海南年菜——海南什菜

(網際網路) 海南什菜又稱為「合家歡」,由各式各樣的菜組合為一道菜肴,因此也象徵了家庭凝聚力,有闔家團圓的美好寓意。 廣東年菜——腊味飯

(網際網路) 紅螞蟻在咬廣東人年菜的時候發現似乎有不少菜肴都少不了臘肉。 以往,廣東人只能在秋季時風乾臘肉,到了臘月(冬季)正好可以享用。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臘肉,但是過年時的臘肉卻是一年之中最好吃的,是一種傳統習俗的承傳,更顯年味。 當然,以上的說法比較適用於廣州,本地的廣東人過年時非吃腊味飯不可嗎?還是有什麼其他非吃不可的菜肴和寓意呢? 新加坡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籍貫的華人,紅螞蟻也只是在此列出其中五個較大的籍貫。 紅螞蟻知道每個籍貫都有很多美味可口的年菜。對一個人來說,最具春節氣息和意義的年菜當然都不相同,但對同個籍貫的人而言,有些菜肴好像還真的必須在過年時食用,因為這已經形成一種傳統文化象徵。 歡迎蟻粉給紅螞蟻普及一下你的籍貫必吃的年菜,或者與我們分享你覺得最有年味的一道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