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研究生與記者進行視訊採訪。 (視頻截圖)
(新加坡26日訊)來新加坡進行短期交換的日子來到尾聲,卻在期末考期間被告知感染新冠肺炎,中國女研究生痊癒後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備考,而且是在病床上完成三門遠程考試。
根據衛生部的文告,相信這名23歲的中國籍留學生是第594位患者。她在歐洲留學,為保持低調不願具名,也不願透露是在哪所大學當交換生。
女生在3月因為反覆高燒,懷疑自己染病,在25日晚上被送到國家傳染病中心接受治療,她除了攜帶隨身衣服,還帶了這學期的全部筆記和電腦。 10天後雖然高燒等症狀已經沒了,但檢驗結果仍呈陽性,於是在4月5日被送到一家私人醫院繼續隔離。
女生按照原本的學校計劃,於1月至3月在新加坡進行交換,在正常期末的考試期間反覆高燒沒有好轉,不得不錯過考試。
她告訴《聯合晚報》:「期末考試時,是我發燒的那一周,我一直在跟學校協商如何補考,但沒有收到確定回復。轉到隔離醫院之後就恢復學習和複習了。」
「我4月8日收到郵件說4月9日考試,前後一共補考了三門,每科用一到兩天的時間。現在成績出來還不錯。」
即使是到了昨天,衛生部還是積極追蹤後續,每天兩至三次電話詢問她的體溫和症狀。
女生來新交換期間和一個室友在外面租房子住,室友在她出現冠病症狀前已離開新加坡,沒有被感染冠病。

確診近一個月後,女生帶著這件伊莉莎白醫院的紀念汗衫出院。 (受訪者提供)
只給退燒藥 曾懷疑醫生
女生一度懷疑醫生為什麼只給她吃退燒藥,後來被醫生耐心說服。
女生入院前曾反覆高燒不退,確診冠病後,在醫院採取的治療方案是服用退燒藥。她曾對這樣的治療方案有所質疑,在聽了父母的建議後,曾向主治醫生提出是否可以吃些別的藥。
主治醫生耐心與她溝通,詳細地解釋治療方案及用藥的考量,這最終說服了她,讓她放心把自己交託給醫護團隊。這股信心也讓她穩定了自己的心態,相信自己最終能夠通過免疫力戰勝冠病。
她也提到,自己康復階段曾一時疏忽,拖延時間服藥,做了錯誤示範,因此提醒大家抗病一定遵照醫囑,同時保持正面心態對抗病毒。
接觸很多人 不知被誰感染
女生在3月25日晚上被送進NCID接受治療,確診前她反覆高燒不見好轉,失去食慾和力氣。
「被誰感染目前還沒有結論,因為我沒有接觸過大型感染群,也沒有旅遊史。當時新加坡沒有提倡全民戴口罩,也沒有像這樣的病毒阻斷措施,我每天接觸的人很多,並不知道在哪裡或是被誰感染。」
女生一開始出現感冒症狀,吃了感冒常用藥物沒有好轉,而且反覆發燒 ,最後還失去食慾和力氣,沒辦法好好走路,因此自己已經做好可能感染冠病的可能性了。
「我已經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了(感染冠病),但沒去想最壞的結果。」
鑒於全球疫情嚴峻,女生沒辦法回到原本的學校上課。她已決定在5月14日回去中國,屆時會以遠程上課的方式完成學業,直到疫情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