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改革開放近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此更多中國人對自己國家越來越自信感到驕傲。
當這種問題在問新加坡華人時他們是這麼回答的。

一位新加坡青年網友說,你們可能已經注意到這裡的大部分回答都強調新加坡華人是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國人(國籍上而言)。我覺得中國取得成就時新加坡華人是應該感到「開心」的。
就「驕傲」而言,這更多的是個人層面的情感,你可以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也可以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

第二位新加坡網友:作為一個生活在海外的新加坡華人,就因為人們對普通中國人(大陸人)的看法而導致我自己也受到了偏見(因為有13億中國人在大陸,其中有超過10億人看起來和你一樣)。
中國取得了成就,那麼人們原來的看法就會改變,我們作為華人就會得到好處。屆時你會開心於自己擁有一個中國人面孔,因為中國人面孔所帶來的好處。
想像一下如果歐洲,北美和其他白人為主的國家是一個屎坑,充滿了內戰,貧困和犯罪。我敢肯定白人肯定會被歧視,屆時我們談論的就是如何給貧窮落後的白人少數族裔帶去社會正義了。
基本上而言,他人的偏見令你別無選擇,你只能期望和你類似的人們能出人頭地。

第三位新加坡青年網友:大部分新加坡人對中國的感覺就好像美國人澳洲人紐西蘭人對英國的感覺。是的,我們的一些祖先確實來自那片土地。我們中的一些人依然說著同樣的語言。
但是文化和政治上我們已經與時俱進了。中國不再是我們的祖國。但為此我還會感到高興,我祖母來自福建。

第四位東南亞網友: 我是一名東南亞華人,居住在加拿大,我的祖父來自廣東惠州。海外華人普遍存在身份認同危機,我也是。我以前常常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羞恥,不想被人當作大陸中國人。但是你知道嗎?無知的西方白人根本不關心。你看起來就是中國人,他們就是看不起你。貌似對華偏見在西方是很普遍的。諷刺的是,正是這種歧視讓我強化了自己的中國人身份認同,也讓我自己建立獨特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我覺得自己是加拿大人嗎?是的,因為我是好市民,履行了自己的義務-納稅,遵守法律等。我在文化上我不會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我依然過著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上我是中國人。當中國取得成就我會感到驕傲,那是我祖先生活的土地。

第五位新加坡網友:對中國的取得的成就,我會感到高興,說到驕傲那可能現在不一樣的國度會有不同的認同,現在我是新加坡人。中國在發展時,新加坡幫助了中國,帶去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第一批踏上中國開放的投資,放寬名額鼓勵中國人來新加坡學習。新加坡人在中國投資得到了回報,這是雙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