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金屬回收設施 回收22萬公噸金屬
為延長實馬高垃圾埋置場的使用期,政府積極推進回收垃圾焚化底灰,以減少送到埋置場的垃圾。國家環境局日前進行招標,探討將回收的垃圾焚化底灰,用作非結構混凝土或公路底基材料的可能性,並邀請業者展示技術方案。
一家位於大士南的金屬回收設施每天處理1600公噸的垃圾焚化底灰。它是我國首個金屬回收廠,去年7月開始運作至今,已從垃圾焚化底灰中回收超過22萬公噸金屬。業者透露公司擁有其他回收垃圾焚化底灰的技術,因此參與了環境局的招標活動。
金屬回收設施董事經理帕特奈克表示,在回收金屬後 垃圾焚化底灰需要被清洗,好讓所有重金屬都被取出 但這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
受訪學者指出,要百分百回收垃圾焚化底灰是可行的,荷蘭就擁有這樣的技術。
南大南洋環境與水源研究院廢棄物資源化研究中心主任利薩克助理教授說:「垃圾焚化底灰內還有很多金屬 這是我們必須應付的,完全處理掉污染物 以達到使用標準 例如用作建築材料 。」
我國唯一的垃圾埋置場實馬高垃圾埋置場預計到了2035年會被填滿。國家環境局受詢時表示,如果垃圾焚化底灰可以被回收,或許有助於延長垃圾埋置場的使用期。但當局必須在回收成本和所剩下的空間之間取得平衡。
- CH8/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