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宣布,新加坡將進行「大膽的改革」以重振股市,這包括對現有的監管結構進行大幅調整。
徐芳達目前領導一個特別工作組,專門研究加強新加坡股市的途徑。他指出,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削減上市成本、簡化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人的招股書披露要求,並擴大股票衍生品的種類。這些措施將在12個月的評估期內逐步實施。
特別工作組重振股市
徐芳達於周一(16日)在新加坡的一場活動中表示:「鑒於全球其他交易所面臨的逆風和該領域競爭加劇,重振我們的股市並非易事。但我們已準備好進行改變,嘗試新的想法。因為如果不去嘗試,成功的機會就是零。」
今年8月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成立了一個審查小組,負責探討如何加強新加坡股市的發展。
該工作小組由徐芳達領導,其他成員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謝啇真、淡馬錫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員狄瀾、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主席李全德、新加坡交易所主席許文輝、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方章文、財政部常秘(發展)黎忠漢、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彥、Tikehau Capital亞洲、澳洲和紐西蘭合伙人兼主管帕雷克,以及新加坡管理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幼娟。小組將在未來12個月內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旨在增強新加坡股市的競爭力和活力。
退市、低成交量、IPO減少
新加坡股市目前面臨成交量低迷、IPO數量減少,以及近年來一系列退市事件的挑戰。根據普華永道的研究,去年新加坡交易所在IPO數量和籌資額方面均處於全球較低水平,僅有7宗IPO交易,籌資總額約3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僅有一家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進行IPO,集資2000萬美元;同期有6家新加坡公司選擇赴美IPO,集資額達1億零300萬美元。
此外,新加坡交易所的退市現象正在加劇。2023年,超過20家上市公司退市,使上市公司總數從2022年底的651家減少至2023年底的632家。
一位接受政府和新加坡交易所諮詢的新加坡風險投資管理合伙人表示:「人們越來越擔心,甚至一些私人資本可能會離開新加坡,轉而投向增長更快的市場,尤其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