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病檢測試劑盒。(圖:CNA)
繼奧密克戎和JN.1變異毒株後,全球多國再爆發新一輪冠病潮。今年4月,KP.2冠病變異株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檢測中的變異體」。
新的冠病變異株KP.1和KP.2來自冠病變種病毒FLiRT家族,這兩款毒株目前占本地所有病例三分之二以上,它們是JN.1的「後代」。JN.1在幾個月前席捲全球,並在去年12月在我國掀起新一波冠病潮。
KP.2最先在印度被測出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KP.2顯然比KP.1傳播速度要快,它在今年1月先在印度被檢測出來,之後也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傳播,現在成為美國的重要菌株。
隨著它被世衛列為「監測中的變異株」,各國公共衛生部門因此發出信號,表明這個冠病變異株需要獲得優先關注和監測。
冠病新變異株傳染性更強?
我國衛生部在本月18日表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這兩個變種毒株比其他變種株更容易傳播,或造成更嚴重的疾病。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當地醫生指出,KP.2尖峰蛋白的細微差別,或使它更善於躲避人類的免疫防禦系統,比JN.1稍具傳染性。
而且,它甚至可能感染接種最新疫苗的人士,尤其該疫苗針對的是XBB1.5(一種完全與JN.1不同的菌株)。
本地傳染病研究專家梁浩楠醫生說,新變種毒株肯定可以躲避早期接種的疫苗,或在JN.1之前感染時,所產生的免疫力。
冠病新變異株會否出現更嚴重症狀?
他說,這兩款新變種毒株的症狀與早期的變種相同,且沒有跡象表明新變異株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病毒學家佩科斯(Andy Pekosz)說,就好像JN.1和奧密克戎,人類在接觸病毒後,可能需要五天或更長時間才開始出現症狀,不過症狀也可能更早出現。
「但是,就症狀而言,我們沒有發現這些變異株有任何新的或不同之處。」
他說,一旦感染之後出現的病情可能較輕,包括發燒、喉嚨痛、流鼻水和疲勞,但這並非是因為病毒殺傷力較弱,而是因為我們的免疫力更強了。少數人會失去嗅覺或味覺,也有人會出現腹瀉、噁心和嘔吐等胃腸道症狀。
人們是否應該擔心感染變異株?
梁浩楠表示,受變異株影響,我國未來幾周的冠病病例預料將會「略有上升」,但是將會比JN.1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
疫苗是否仍可對抗新變異株?
他說,XBB1.5疫苗對JN.1的有效率約為50%,並懷疑目前的疫苗在預防新變種毒株感染方面效果較差。
不過,他也相信,目前的疫苗仍能有效預防嚴重疾病,比如住院和死亡。
同時,現有的冠病檢測試劑盒仍可檢測出KP.1和K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