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新出爐的2024年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中,首次進入前50,分別位列第26和第50名;新加坡管理大學也首次入榜,排名第481名,這些成績顯示了新加坡大學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努力和貢獻。

圖源:雅虎
01 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是什麼?

圖源:雅虎
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是由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於去年10月首次推出的一項排名,旨在評估各大學如何採取行動,應對聯合國制定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這些目標包括消除貧困、保護地球、促進和平與繁榮等,涵蓋了社會、環境和治理三個方面。QS根據這些目標,為全球95個國家與地區的1397所大學評分,數量是去年的兩倍多。
評分指標包括:社會影響、環境影響和治理表現,比重分別為45%、45%及10%,以反映各大學在教育、研究、創新、運營和社區參與等方面的表現。
02 新加坡大學的排名情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今年表現突飛猛進,從去年的第80名和第126名,分別晉升54和76個名次。國大排名也是亞洲第二,緊追亞洲第一、全球第22的日本東京大學。

國大在社會影響方面得分最高,尤其是在減少不平等、促進性別平等、提供優質教育等目標上表現突出,國大在環境影響方面得分較高,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系統、促進清潔能源等目標上有所貢獻。

圖源:雅虎
南大在環境影響方面得分最高,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系統、促進清潔能源等目標上表現優異,南大在社會影響方面得分較高,尤其是在減少不平等、促進性別平等、提供優質教育等目標上有所進步。

圖源:雅虎
首次上榜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排名第481名,新大在社會影響方面得分最高,尤其是在促進和平與正義、建立夥伴關係、提供優質教育等目標上有所成就,新大在治理表現方面得分較高,尤其是在誠信、透明度、責任等方面有所表現。
03 新加坡的人工智慧戰略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係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周一公布了最新的國家人工智慧戰略(NAIS),旨在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人工智慧的卓越中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創造價值。
一份「NAIS 2.0」報告還提議建立一個「標誌性的人工智慧網站」,將創作者和從業者社區聚集在一起,以推動人工智慧的創新和應用。
QS高級副總裁索特(Ben Sowter)在文告中指出,新加坡正積極邁向可持續發展目標,政府也強調與不同企業和學府合作,以實現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設下的目標,即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但他也說,新加坡應把可持續發展納入更多大學課程,並在環境和氣候相關學科投入更多教學資源。
國大高級副校長(永續與韌性發展)劉德成教授說,國大致力於通過全面教育、研究、創新方案和運營,推動可持續發展,並為改善全球暖化作出貢獻。國大正在加強研究能力,也在建立不同的合作關係,以推出更能改善環境和社會的解決方案。
新加坡的三所大學在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中的表現,顯示了新加坡大學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努力和貢獻。這些大學不僅在教育、研究、創新等方面有所成就,也在社會、環境和治理等方面有所責任。這些大學也與新加坡的人工智慧戰略相呼應,為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支持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