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3 日晚,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財政部與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宣布調整私人住宅房地產的賣方印花稅政策,將房屋持有期從三年延長至四年,並同步上調各階段稅率。這一政策自 7 月 4 日零點起正式實施,主要針對新規生效後購入的住宅物業,旨在抑制近期抬頭的房產投機行為,尤其是未竣工樓盤的轉售炒作。
政策細節
持有期恢復舊制,稅率全面提高

根據新政策,私人住宅的賣方印花稅(SSD)計算方式將有明顯變化:
✔ 購房後 1 年內出售,稅率從此前的 12% 上調至 16%
✔ 持有 1-2 年出售,稅率從 8% 升至 12%
✔ 持有 2-3 年出售,稅率從 4% 提至 8%
✔ 唯有持有超過 4 年再出售,方可免除賣方印花稅
這意味著,若業主在購入房產後第三年出售,原本只需繳納 4% 的稅費,現在需支付 8%,稅負直接翻倍。
政策制定者特別指出,此次調整是將持有期恢復至 2017 年政策調整前的標準,當時因市場環境變化曾將持有期從四年縮短至三年,如今隨著短周期交易增多,有必要重新收緊調控。
瞄準樓花炒賣
遏制投機鏈條

近期樓市數據顯示,新加坡未竣工住宅的樓花轉售(sub-sale)數量顯著增加,部分投資者利用期房建設周期進行短期套利。國家發展部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此次政策調整主要針對持有期較短的交易行為,特別是那些在房產竣工前就轉手的投機性操作。
"我們注意到,近一年來樓花轉售量同比增長超過兩成,這種短期交易可能扭曲真實房價,影響市場穩定。" 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官員透露,延長持有期和提高稅率,將直接增加投機者的資金占用成本和交易稅負,迫使他們重新評估短期炒作的可行性。
市場影響
短期或現觀望,長期走勢仍穩

政策出台後,本地房地產市場反應迅速。多家房產中介表示,已有購房者緊急諮詢政策細節,部分原本計劃近期入手期房的買家開始猶豫。"
昨晚公告發布後,我們接到的諮詢電話比平時多了三倍,很多人關心新買的房子如果提前出售會受什麼影響。" 萊坊新加坡的資深顧問陳先生說。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策不會根本改變新加坡房產的投資邏輯。"對於真正的自住房產和長期投資,持有四年以上完全不受影響。"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研究主管指出,新加坡優質地段的住宅仍受國際買家和本地改善型需求支撐,此次調整更像是給市場 "降溫" 而非 "打壓"。
全球背景下的新加坡樓市
逆勢上揚中的政策平衡

值得關注的是,第一太平戴維斯同日發布的全球住宅市場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住宅總價值約 287 萬億美元,同比微降 2.7%,主要受中國市場拖累。但新加坡表現亮眼,住宅總價值達 1.8 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 26 位,較 2019 年上升 4 位。
"新加坡樓市的韌性源於穩定的經濟環境和持續的人口流入。" 報告作者分析稱,儘管此次政策收緊可能導致短期交易減少,但從長期看,城市國家的資產稀缺性和國際化屬性仍將支撐房價。
數據顯示,2024 年新加坡私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 5.3%,新樓盤供應增加進一步推動了市場活躍度。
政策周期
十年調控路,精準應對市場變化
回顧新加坡的賣方印花稅政策演變,可謂是一部動態調整的樓市調控史:
◎ 2010 年首次推出,針對 1 年內賣房徵收 16% 重稅
◎ 2011 年將持有期延長至四年,形成四檔稅率體系
◎ 2017 年因市場降溫,將持有期縮短至三年並下調稅率
◎ 2025 年再度延長至四年,稅率恢復至 2011 年水平
"每次政策調整都與當時的市場環境緊密相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此次調整並非簡單的政策反覆,而是針對當前樓花炒賣抬頭的精準施策,體現了政府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決心。
對於普通購房者,業內人士建議:若計劃長期持有,新規影響有限;若考慮短期內轉手,需仔細測算稅費成本;對於換房需求,可優先考慮已竣工的現房或持有期超過四年的二手房源。
此次調控再次彰顯新加坡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核心,在保障住房可負擔性的同時,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市場各方正密切關注未來半年樓市數據,以評估政策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