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發布的錢德勒良好政府指數(Chandler Good Government Index,簡稱CGGI)中,綜合所有七個指標,新加坡在104個國家中位居榜首,也是唯一排名前10的亞洲國家。其中,新加坡在政府領導力與前瞻性、強有力的政府機構、金融管理和市場吸引力四個指標中位居榜首,在提升人民福祉方面也位居第二。

報告尤其指出新加坡政府領導國家從疫情中恢復,通過保障疫苗接種率等措施促使經濟復甦,使新加坡經濟發展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
錢德勒良好政府指數是世界上最全面的有效國家政府指數。它衡量了104 個國家/地區政府的能力和效率。該指數由35項指標組成,主要分為七大項:政府領導力和前瞻性、健全的法律和政策、強有力的政府機構、金融管理、市場吸引力、全球影響力和聲譽、提升人民福祉。
中國企業和本地企業對新加坡市場信心增強
自國內今年1月放寬冠病疫情管制措施後,各地政府及企業組織經貿代表團到境外招商引資,新加坡成為主要站點。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過去三個月共接待了超過20個中國招商團。
北京、上海和澳門等一線城市如今都踏出國門主動來新招商,如今到訪新加坡的中國代表團,比出訪中國的新加坡考察團還多。

此外,地緣政治及成本上升等因素促使不少中國製造商將工廠搬遷至東南亞,尤其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同時把新加坡作為區域總部,發揮本地品牌運營能力來拓展東南亞市場。新加坡3月份核心通脹率下滑至5% 整體通脹率下跌至5.5%,在各個服務業領域當中,住宿、娛樂、社區與個人服務,以及餐飲服務業預計下來半年的商業環境會更好。
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近一半中小企業對2023年業務增長抱有信心,與去年相比,中小企業在確保現金流和成本的前提下,更重視為業務開拓新市場和進行海外擴張。不單是來新加坡發展的中國企業,新加坡本地企業也希望把新加坡作為總部,拓展東南亞市場。為實現企業目標,投資人會面向值得信賴和可靠的傳統銀行或金融科技公司尋求合作夥伴關係。

善於應對危機,是新加坡政府維持新加坡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的治理有方一直以來被視為國家成功的要素,而公共服務也被讚揚為訓練有素、表現出色的政府在實踐中的典範。不久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中國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兩人將雙邊關係升級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
2015年新中建交25年時,習近平訪問新加坡,兩國將新中關係定位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時隔八年的今天,新中關係再次升級。
新加坡政府在面對一系列問題相互影響的多重危機時善於在其中斡旋,尤其是李顯龍總理在對中美新三國關係的談話中更體現出新加坡政府在小國發展上的智慧。

新加坡政府在實施政府決策一向果決,講求效率——發展經濟,提升人才儲備,加強的社會契約,建立一個法律法規更完善的政府體系,以確保新加坡的前景。在中新兩國政府共同驅動下,無論是國內企業進入新加坡,或是由新加坡向外延伸,均能得到良好的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