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6月30日,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共接獲12起接種信使核糖核酸疫苗(mRNA)後引發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案。
《聯合早報》報導,多名議員在周一(26日)的國會上詢問接種疫苗的安全性。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發表部長聲明時透露上述數據,並指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pericarditis)的大多數是年輕人。
儘管年輕人接種疫苗後引發不適的風險較高,王乙康強調,這種情況的發病率依舊低。
其中一起通報的案例是一名30歲以下的新加坡武裝部隊全職服役人員,而新加坡警察部隊和民防部隊沒有人受到影響。
新加坡衛生部早前推出疫苗致傷經濟援助計劃(VIFAP),讓接種疫苗的公眾能夠更加安心。
不過王乙康提醒,不論是否有接種疫苗,該國人口當中仍會有一個基線病例數字。
「既然絕大部分新加坡人前來接種疫苗,自然會有數起看似與接種疫苗不謀而合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既實際又合理的做法,由醫療專家小組按照已知的疫苗證據來評估VIFAP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