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加坡已進入病毒阻斷措施解封第三階段,本土感染病例也持續保持低位,但全球冠病疫情仍未受控,接種疫苗是新加坡恢復正常活動的下一個關鍵抗疫策略。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顏金勇前天(1月4日)在國會就冠病疫情和疫苗接種計劃發表部長聲明時說,一些早前成功管控疫情的國家近期都出現病例反彈跡象,多個地方也發現傳播力更強的變種病毒株,新加坡必須收緊部分邊境管制,以策安全。
「全球疫情形勢持續不穩定,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和至親的關鍵『盾牌』,它也是下來讓我們能恢復正常生活的要素。」
他說,更多冠病疫苗將在下來數月內運抵新加坡,當中包括由美國製藥商莫德納(Moderna)和北京科興生物製藥公司(Sinovac)研發的疫苗。
基於商業機密,顏金勇表示不便透露新加坡採購的疫苗數量,但他強調會有足夠疫苗讓所有新加坡人和本地長期居民接種。
「若一切按計劃進行,在今年第三季之前,新加坡將有足夠疫苗為所有人接種。」

黃循財:在了解疫苗效果前不會調整防疫措施
新加坡採購的首批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及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已在上個月21日運抵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40名工作人員隨後在30日率先接種。顏金勇說,政府下來會在全國設立疫苗接種中心,方便公眾就近接種。公眾也可在住家附近的綜合診療所和家庭診所接種。當局也會安排流動團隊到療養院和樂齡護理中心,為行動不便的年長者接種。
雖然接種疫苗屬自願性質,顏金勇極力鼓勵新加坡人接種。「一些人可能覺得本地疫情控制得很好,不必急著接種,但我們不能過於自滿......現在是接種的最佳時機,如果等到疫情暴發才去接種,那就太遲了。」
不過,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提醒,疫苗並非靈丹妙藥,新加坡人應把它視為一系列廣泛防疫措施的一部分。
「我們仍在評估接種疫苗可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我們知道疫苗能保護自己,但不清楚能否保護他人。直到我們了解疫苗的效果前,我們無法對防疫措施作出任何調整,無論是國內或旅遊措施。」
針對多名議員詢問的疫苗潛在副作用,顏金勇說,冠病疫苗與所有藥物及疫苗一樣,接種後有可能出現非常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但這樣的風險其實很低。
推出疫苗致傷經濟援助計劃 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提供支援
為讓接種者沒有後顧之憂,衛生部將推出一項疫苗致傷經濟援助計劃(Vaccine injury financial assistance programme),為在本地接種冠病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提供支援,當局會在適當時候宣布更多細節。
顏金勇說:「雖然預計很少人會需要這項服務,但這能讓接種者沒有後顧之憂。」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受訪時說,這項援助計劃對於大規模啟動接種計劃非常重要,因為這能提供接種者某種心理保障,「這也有助於增強新加坡人對接種疫苗的信心」。
記者:劉智澎
剪輯:塗汶聲 編導:李熙愛 黃慧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