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國際輸入型新冠病例,中國部分地區將新加坡劃歸為「疫區」。新加坡來客將被強制集中隔離14天。登機前,還要簽署自願隔離書,隔離費用自理。
一名網友分享了從新加坡飛抵中國後的隔離經歷:
本就打算年後回中國一趟,因為新冠疫情原因,航班一改再改。終於確認3月11日自新加坡坐廈航回福州。 這時群里有人告訴我,因為中國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所以現在嚴防死守國外輸入,新加坡這樣的「疫區」,來人都會被集中隔離,還是14天……

千算萬算,沒算到新加坡變成「疫區」。其實這個叫法只是在內部工作人員間流傳,便於區分歸國人員。

據我這兩天了解,福建針對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等地來客均施行下機即集中隔離14天的政策,新加坡是最後一個上榜的。而美國則是區分地區,例如華盛頓來客要集中隔離,其他地區可以居家隔離。
總而言之,就是來自官方認定重點「疫區」的,政府下血本來管控輸入。
雖然備上了床單、枕套、沐浴乳、洗髮水等許多隔離用品,但我仍然心存僥倖,希望政策會在我們起飛前變動,結果就看到近期新加坡新增10例、新增6例、新增12例……

3月11號下午14點,我們到機場前台辦理登機手續,果然被提示有被隔離的風險,並要求籤訂自願付費隔離的單據,並在APP里申報旅行史以及歸國時間等等。

勾選過往14天內去過的國家中,新加坡與韓國、義大利等地被單列選項,看了下都是近期疫情爆發的地方。

隨後我們就過安檢準備登機,值得一提的是,原來候機廳里人潮湧動,如今僅剩不到三分之一。

(原來這些座位滿滿當當,許多人只能坐在地毯上,但如今空空蕩蕩)
登機後,機上空乘們嚴陣以待,空姐戴著護目鏡,雙層手套,在起飛前禁止乘客使用衛生間,怕會有「氣溶膠」感染,我猜可能是起飛後的空氣清潔系統不一樣吧,所以……

乘客們的防護裝備也不遑多讓,大家都戴著各式各樣的口罩,有個大哥的口罩是電動的,還有位大姐自備護目鏡。

這班飛機於下午4點15分從新加坡起飛,預計8點半左右到達福州,正好撞上餐點,原來商務艙的餐是這樣的,熱菜熱湯果汁飲料偶爾還有三文魚做小食。

但非常時期,商務艙的餐就變成了這樣,麵包、冷食、所有飲品均獨立包裝。

看起來毫無食慾,但,意志品質薄弱的我,還是剝開了它層層包裝,摘下口罩隨便吃了點墊墊肚子。 一路平穩飛行,準時到達福州,在途中,空姐按要求讓我們填寫一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要詳細填寫航班號、備用聯繫方式、身體情況、過往經歷(是否有接觸史)等,這個是3月1日印刷的最新版本。

官方報道,這個新版本增加了不少內容,比如「有沒有吃過退燒藥」……

飛機著陸後,乘客要等地面檢疫人員全部檢查完畢後,才能按照10人每隊的編制分批下機。 空姐告訴我,她值班的3月7日同個航班,地面檢查花費了兩個半小時。
正說著,飛機後排有一位乘客被檢疫人員優先請了下去,有人說,那是位日本轉機的乘客。我們不知道他是因為「日本轉機」還是因為「體溫異常」被單獨請下去,心裡有點發慌。

也許是今天乘客不多,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下機了。地面沿路都是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一邊指路,一邊喊著把之前填過的APP二維碼和健康申明卡出示。
(如果沒有填寫好,是不可以入境的)

一出機場,就有拿著紙質表格的人在點名,然後安排上大巴。父親嘗試來機場,但是沒辦法接我回去,只好通過工作人員給我遞了個包裹(所以如果你要被隔離,可以通知家屬送必需品過來的)。
上車,一人一排座,二十幾個人就占滿了一輛大巴,被拉往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

大巴上的人們,按所住區域被分上了各區派出的車輛,拉往各自行政區所在的隔離點。
天上下起了小雨,此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聽到穿著防護服的領導們那濃濃的福州腔,倍感親切。

我以為,我們會分裝上一輛小巴,萬萬沒想到……一輛救護車停在了我們面前!乘坐著救護車,我來到了晉安區的隔離酒店。
進入酒店前,又測了一次體溫。然後有專人帶我們乘坐貨梯上房間,我們領到一個護理包,裡面有一個一次性口罩,兩個垃圾袋,一張入住須知和一支體溫計。

各人門口有個小台子,工作人員會準時送一日三餐,在敲門後三分鐘隔離者開門領餐,垃圾袋放在門邊每天有人會來取。如果需要生活用品,可以叫家人送到前台,同樣到這個小台子上收。

我隔離的酒店衛生狀況有些堪憂,床頭地板有房客吐的桔子籽,桌面有落灰。

浴室里台子上洗護用品被人使用過還未清理,開蓋散落四處,我不敢碰觸。

好在我自備了洗護系列,還帶了床上四件套,再用酒精把到處噴灑消毒,做了一個多小時的衛生,才敢讓自己安心休息。
很多人關心隔離費用究竟怎麼承擔,按照我所了解的是,各個街道有不同規定。我所在的區,隔離費用暫時是政府全承擔。有的區需要個人承擔部分費用。 經過清潔衛生、積極總結後,從8點半飛抵中國,安頓下來已經是凌晨兩點了,一路顛簸的我已是飢腸轆轆,於是滿懷暖意打開父親大人在機場給我的暖心粥包裹……

然後發現粥鋪袋子裡面是……

朋友們再見。(The end)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2020年伊始,席捲全世界的這場疫情,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軌跡。
新加坡眼《疫·情:獅城故事》微紀實專欄,收錄普通人的故事。發送你的故事和圖片到[email protected],告訴我們疫情如何影響了你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