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5日星期一中午12點,衛生部(MOH)已確認344例新的Covid-19感染病例。
新加坡確診病例總數達到31,960,其中大多數感染者依然是居住在客工宿舍的工作許可證持有人,達到338起。

(來源:MOH)
還有2例是居住在宿舍之外的工作許可證持有人。
在今天的新病例中,四名是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其中一位還沒有追蹤到其感染源。

(來源:MOH)
確診病例中,有一位在Learning Vision @ NUHS工作,是一名學前教育機構工作人員。還有兩名同樣是學前教育機構工作人員,不過他們最近都沒有上班。
第四起病例與CDPL大士宿舍集群有關,是一名6歲的兒童;第五起與Cassia @ Penjuru集群有關,是一名56歲的新加坡PR。
在新病例中,有99%與已知集群相關,而其餘百分之一的人正在等待聯繫人追蹤。

(來源:Facebook)
另有862名患者從醫院或社區隔離設施中出院,總計有15738名病人完全康復,並已從醫院或社區護理機構中出院。
其餘607例確診病例仍在醫院中,大多數病情穩定或正在改善。8名患者在重症監護病房。

(來源:SGH)
15,592人還在社區的隔離設施中觀察與治療,23例因COVID-19感染引起的併發症而去世。
另外,有9名感染Covid-19的人死於與病毒無關的其他病因,最近的逝者是一名50歲的泰國人和一名31歲的印度人,他們於5月12日死亡。
今天沒有宣布新的感染群
過去數日,新加坡新增感染群一直維持在一至兩個,昨天和前天甚至沒有新增感染群。
新加坡上一次沒出現新感染群是在4月8日,這次是時隔一個半月之後再次沒有出現新感染群。

(來源:Facebook)
受訪專家認為,這說明疫情有好轉跡象,接下來越多新病例與感染群有關,情況就越容易受控制。
沒有新感染群固然是好事,但令人擔心的是那些與感染群無關的病例。
不過衛生部一直在持續不斷的追蹤以前沒有找到感染源的病例,在過去一周(5月18日至5月24日)中,衛生部發現了四個以前沒有關聯的病例之間的聯繫。

(來源:Must share news)
此外,隨著衛生部積極為療養院住戶和學前教育工作人員進行檢測,社區中病例開始增加。
截止昨日,社區病例從平均每天四起,增至過去一周的平均每天七起。
鷹閣醫藥中心傳染病專科醫生黃乘佑指出,擴大檢測範圍意味著可能會有新感染群出現,而要避免形成感染群,人們還得繼續遵守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
一個感染群關閉

(來源:Google Map)
在過去兩個潛伏期(28天)內,勝科海洋金鐘場(Admiralty Road West)的感染群未發現新增病例,現在已宣布關閉。
確診患者到過裕廊坊超市和美食街
衛生部從昨天開始,公開在具有傳染力期間,曾在公共場所逗留超過半小時的社區病例名單,接下來也會持續更新。
首次公布的名單包括裕廊坊NTUC和日本美食街Shokutsu Ten。

(來源:Mothership)
5月20日下午4時30分至傍晚6時,有確診病患曾到訪裕廊坊的職總平價超市。
21日下午5時30分至傍晚6時30分,有病患曾到訪裕廊坊的日本美食街Shokutsu Ten。

如果在兩周內(即一個潛伏期的長度)沒有新的與這些地方相關的病例出現,這些地方將被從名單上移除。
曾與確診病例近距離接觸者會接獲衛生部通知,為安全起見,在同個時間段到訪同個地點的公眾,應在到訪日期的14天內密切留意健康狀況。
若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喉嚨痛)要及時求醫。
黃循財:已將病毒控制在低活躍水平
社區中的病例數已大大減少,病毒被控制在低活躍水平下。
但是我們仍沒有消滅它,別的國家也沒有徹底消滅它。
根據其他國家的前車之鑑,我們知道:在放寬限制時,病例數量一定會開始反彈。而在謹慎又謹慎的前提下放鬆限制時,新增的病例數量會有所減少。

(來源:Facebook)
同樣的在新加坡,當我們恢復活動時,新加坡的病例數量也會增加。
因為在普通民眾中仍然有無症狀的未被發現的感染者在自由活動。
例如,最近對大約16,000名學前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測試時,發現了8起病例。
社區中肯定還有其他未發現的無症狀病例,這就是為什麼新加坡必須謹慎行事。

(來源:Facebook)
黃循財部長說:「我知道許多人對政府的謹慎態度感到失望。我們正在把生活和生計放在首位。」
他希望民眾能認同政府的做法,了解政府正在盡最大努力安全地恢復民眾的日常活動,同時保持社區中較低的感染率。
通過分階段重新開放,才能更好地控制全局。如果出現新的病例,衛生部也能夠迅速發現並將其隔離起來。
同時,衛生部將繼續對不同人群進行主動測試。黃部長說,如果一切順利,新加坡可能會在6月底進入第二階段,然後繼續開放更多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