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偉傑去年被診斷出患有心房顫動,幸好已經動了手術並康復。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5日訊)39歲男子例常體檢才發現自己患有心房顫動,被醫生告知若不治療相當於行走的定時炸彈,隨時有中風的可能。
黃偉傑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合規官。由於他一直在與妻子計劃生育孩子,因此他每半年都去一次健康檢查。 2018年體檢時,他被醫生告知他的心電圖讀數異常,應該考慮進一步檢查。不過,從來不抽菸、僅偶爾喝酒的他,並未非常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
直到去年初,他的胸口開始有過不尋常的感覺,心跳有時會漏了一拍,才再跳了幾下恢復正常節奏。他回想起2018年的體檢結果,並決定就醫檢查。
結果顯示,他患有心房顫動。這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儘管這種疾病只是偶爾出現症狀且持續時間短暫,但隨著年齡增大,它會變得更加頻繁和持續更長時間。
「醫生告訴我,這個疾病會導致血液積聚在心臟中,形成血塊引起中風。而因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更容易導致殘疾或致命。」
他表示,醫生給了他3個治療選項,包括不治療、終生服藥和進行導管消融術。若選擇不治療,雖然可能什麼問題也沒有,但也可能隨時有中風風險,相當於胸口有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
黃偉傑表示,他一直有與妻子生子的打算,因此他不能放任自己成為行走的定時炸彈。由於他才不到40歲,他也不希望在接下來漫長的生命中終生服藥。因此,在醫生告知導管消融術是微創手術並且因為他年輕,手術成功和沒有併發症的機率要比年長者高得多,他毅然選擇了做手術。
幸好,手術非常成功。術後他再也沒有感到胸口發緊的感覺。他也每周使用智能手錶監測心律,如今他的心律一切正常。
術後妻懷孕將生國慶寶寶
妻子在他手術後數月懷孕,來臨一周料將迎來國慶雙胞胎男寶寶。
黃偉傑慶幸地表示選擇了做手術,不僅手術成功,妻子也在手術後幾個月成功受孕,懷上了雙胞胎兄弟。妻子的預產期就在來臨一周,可能會迎來國慶寶寶。
「如今我可以自信地規劃家庭的未來,無需擔心這個定時炸彈隨時會改變我的生活。」
若感染冠病 併發症風險高
醫生說,心房顫動患者若感染冠病,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更高。
黃偉傑的醫生-哈雷街心臟和血管中心心臟專科高級顧問醫生柳家駿表示,全球每周都可能進行成千上萬個導管消融術,只有不到1%的機率會出現併發症。

柳家駿
如今冠病疫情肆虐,柳家駿醫生提醒,患有心房顫動本身不會增加感染冠病的風險,但若心房顫動患者染上冠病,則更可能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冠病患者出現血塊的風險更高。死於冠病的患者幾乎所有主要器官中都發現了血凝塊。因此,本身已經有血栓風險的人,例如心房顫動的患者應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特別是自我隔離,如果出現任何冠病症狀,應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