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會長張松聲認為,中新兩國之間近年來開展了大量的務實合作,這為新加坡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兩國完成自貿協定升級談判,這將進一步推動兩國間經貿關係的發展。「目前,我們正在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緊密合作,解讀新版自貿協定。我確定,這對於很多新加坡企業來說是一個新的機會,不只對於傳統行業是這樣,對於新興行業機會更多。」

新加坡上市審批及備案程序
1.準備期
法律和財務盡職調查,準備董事會備忘錄,撰寫招股說明書或其他發行文件以供主板上市或加泰羅尼亞上市。
2.主板上市批准期
在提交所需材料後,新加坡主板首次發行的批准期限通常為11-14周;
在新加坡主板上進行二次發行的批准期通常是在提交所需材料後的9-12周內(二次上市是指某些公司已在其他資本市場完成首次上市並在新加坡同時上市的情況。時間);
其中,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首次審核時間為8-10周,第二次審核的時間為6-8周。MAS發表公眾評論的時間為2周。最終註冊發布時間為1-2周。
3.凱利板上市批准期
Catalist上市的批准期限通常是在提交所需材料後的5-6周。通知新交所需要2周的時間,新交所需要2周的時間來宣布公眾意見。最終註冊發布時間為1-2周。
4.非公開發行時間程序
確定概念性銷售策略(4周)
尋找基礎投資者(8-12周)
詢問路演和文件編制(2-3周)
註冊公開發售(1-2周)
中國公司直接在新加坡上市的框架
作為通向亞洲的門戶,新交所為符合標準的中國公司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平台,為他們提供了接觸全球投資者的機會。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是亞太地區第一家集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於一體的證券交易所。2000年11月23日,新交所成為亞太地區首家採用公開發售和私募方式發行股票的公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交易所。
目前,有接近一千隻股票在新交所上市。在新交所,大約40%的上市公司和80%以上的上市債券來自新加坡以外的地區。因此,在亞太地區,新交所是海外公司理想的上市地點。
新加坡交易所的組成部分
SGX的前身是於1973年5月24日成立的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ES)。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合併組成了新加坡交易所。
2000年11月23日,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以1.10新元的發行價發行了10億股普通股,成為繼1998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股票交易所之後的亞太地區第三大普通股。
新交所不只是眾多上市公司的據點,在吸引國際發行人方面也躋身於世界優質交易所之列。
(1)主板
主板適合於成熟公司的上市。尋求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需達到進入門檻,包括最低利潤和/或市場價值水平。
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享有成熟市場的聲譽,可以吸引外來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
公司可以通過首次公開募股(企業上市)進行公開發行,向公眾發行新股或出售現有股份。
申請上市的公司需根據《新加坡證券和期貨法》(SFA)和《新加坡證券和期貨條例》(SFR)準備招股說明書,並將其提交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2)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在新加坡被稱為「目錄委員會」。
Catalist適合於快速增長階段的企業需求。尋求在Catalist上首次上市的公司需由新交所授權的正式保薦人提交,並通過首次公開募股(企業上市)或反向收購上市。
新交所沒有設定量化的入場門檻,但是正式的保薦人決定申請人是否適合在新交所上市。
公司需將發行文件提交給新交所,並在新交所的Catalodge網站上發布,不得少於14天,以徵詢公眾意見。
發行文件的信息披露標準類似於根據《新加坡證券和期貨法》和《新加坡證券和期貨條例》制定的招股說明書。這是投資者做出有關公司的明智決定的基礎。新加坡《證券和期貨法》中有關民事和刑事責任的規定也適用於發行文件。
免責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