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冠病疫情是迫在眉睫的危難,
但始終有消逝的一天,然而氣候變化卻是實實在在的威脅,並將與我們共存多個世代,因此我國在抵抗病毒的同時,也在繼續建設未來。
在新加坡朝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預計將在明年創造4000份升級版的新興工作,
接下來10年也將在高科技農業、水產養殖業、食物安全、環境衛生和垃圾管理領域創造5萬5000份新工作。

(圖片來源網絡)
政府各部門過去幾天陸續發表個別施政方針附錄,昨天公布的附錄聚焦如何在維持現有生活方式和維護多年建設成果的同時,為國人打造更好和更可持續的未來。
王瑞傑昨天在面簿貼文指,交通部、國家發展部和永續部發表的部門施政方針附錄中,
在規劃城市振興和加強我國與全球的聯通性時,向來把可持續發展視為核心。
永續部部長傅海燕在該部門施政方針附錄中指出,政府將關注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長期生存威脅,
在擺脫冠病疫情的同時也將推動綠色復甦,支持積極朝低碳和可適應氣候變化的未來轉型。

(圖片來源網絡)
「冠病疫情與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加上其他貿易與環境因素的施壓,對新加坡的必要資源供應如食物和水構成威脅。
我們將確保新加坡現在和未來世代的必要資源繼續不受威脅。」
一起來看看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施政方針附錄
推動本地走出冠病疫情,實現綠色復甦
擴大樟宜新生水廠和發展污水與垃圾綜合處理廠Tuas Nexus,以及在2023年前裝置首批30萬台智能水錶,以確保供水安全
推動和協調公共領域的可持續努力
以新生沙和新生油突破思維,實現循環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