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上周末的強降雨導致全島多處發生突發性淹水,恰恰反映出氣候變化對本地造成的影響,以及未雨綢繆的重要。政府未來五年將再投入近14億元,提升全島排水能力。

新加坡上周六的暴雨造成武吉知馬等多處路段發生突發性淹水,滿溢的雨水流到森那美中心附近的武吉知馬路和杜尼安路上。(取自Roads.sg)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前天(4月19日)走訪深隧道陰溝系統第二階段工程施工現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最近的降雨顯示大氣候在影響新加坡。我們看到更多淹水、更強的降雨,次數也在增加……它向我們展示了緩解和為氣候變化做準備的重要性。」
新加坡在上周六下起暴雨,其中以西部雨勢最大,三小時降雨量達161.4毫米,相當於4月平均月降雨量的91%。也列入40年來日降雨量最高0.5%範圍。
傅海燕表示,公用事業局過去10年已投資20億元加強全國溝渠排水能力,未來五年還將投入近14億元。目前有37項溝渠工程正在施工,還有10項工程今年開工。
她也提到,政府多年來的改善工程使新加坡淹水面積縮小,淹水時間也減少。根據公用局數據,容易發生水患的範圍已從1970年代約3200公頃,大幅縮減至目前的28公頃。淹水也通常在30分鐘內退去。
武吉知馬杜尼安路的森那美中心(Sime Darby Centre)一帶是上周末淹水情況最為嚴重的地段之一。
傅海燕指出,它恰好位於武吉知馬射靶場路(Rifle Range Road)與惹蘭甘榜彰德(Jalan Kampong Chantek)之間正在進行的水渠拓寬與加深工程範圍內。改善基礎設施無法一次性解決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新加坡需要更多數據和研究,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準備。
「如果大氣候的變化繼續影響我們的氣候的話,我們可能還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的降雨量還是可能會提升。」
記者:盧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