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政府近期爆發政治風波,包括交通部長易華仁遭貪污調查局調查的案件,新加坡駐英國最高專員林傳權反駁《經濟學人》一篇指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無法獨立的文章,強調該局進行調查無須總理批准,也從未有過總理阻止當局調查任何人。
英國《經濟學人》周四(7月27日)針對人民行動黨政治風波,刊登一篇題為「一連串的醜聞讓新加坡政府落於下風(A slew of scandals puts Singapore’s government on the back foot)」的專欄文章。
文章提到,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和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因萊道路黑白洋房事件,受貪污調查局調查,並指出,貪污調查局向新加坡總理報告,並由新加坡總理任命局長,因此無法完全獨立。
林傳權周五向《經濟學人》發函說,這是嚴重的指控,也歪曲貪污調查局的程序。
他說,貪污調查局無須新加坡總理批准來展開調查,當局在正式調查交通部長易華仁前徵求同意,是因為涉及內閣部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到彙報的隔天就表示同意。
他指出,即使新加坡總理不同意調查,新加坡憲法也允許貪污調查局在獲得新加坡總統同意後繼續調查。在任免貪污調查局局長時,也須新加坡總統同意。
針對文章指應該讓獨立法官來負責調查兩位部長尚穆根和維文租住黑白洋房的事件。林傳權說,是李顯龍要求貪污調查局進行調查,而當局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貪污或不當行為。新加坡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也接受了調查結果。
林傳權也說,當貪污調查局完成對易華仁的調查後,結果將提呈新加坡總檢察署來決定如何處理。
他強調,貪污調查局以調查縝密、徹底著稱,令人生畏,很少人會質疑當局對任何腐敗案件作出合乎邏輯結論的能力。
他直指, 《經濟學人》的指控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非常無禮和無知。
「《經濟學人》是否會認為,蘇格蘭場(即英國倫敦警察廳總部)的負責人因為經由英國內政大臣的建議與諮詢倫敦市長後任命,因此並不獨立?」
林傳權也質問,如果貪污調查局像《經濟學人》說的一樣缺乏獨立性,新加坡又如何在國際反貪污組織「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中,穩居高位?
他說,新加坡總理和他的繼任者副總理黃循財,都與他們之前的領導人一樣,決心徹底和透明地調查任何腐敗案件,不管涉及誰。新加坡人和外國投資者都可以肯定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