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父談美國:只要有這三個優勢在,美國就永遠不倒

2023年06月14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國父談美國:只要有這三個優勢在,美國就永遠不倒

「見微知著,洞若觀火」

一部名為《李光耀觀世界》的書將大國興衰娓娓道來,該書的作者,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破除了唱衰美國的言論,對其經濟發展的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總結出三大優勢。

書中論點和分析內容經受了時光的考驗,到底他在書中說了哪些觀點,我們來慢慢往下看。

兩黨對立,朝令夕改,美國唱衰論?

美國的政治體系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大主要政黨的競爭和對立現象,在對內和對外政策中,他們代表了不同的觀點和利益訴求,反映了多樣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觀。

由於美國黨派對立現象日漸嚴重,總統之爭進入白熱化狀態,每一個新的總統上任後會推翻以往大部分政令和對外政策。

圖源網絡

因此,當不同政黨的總統輪流執政時,往往會伴隨著政策的調整,還會有大部分正在執行的政令被推翻。

2016年,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變革和顛覆。他選擇了一種堅定、自守的政治態度,努力重新塑造美國的全球地位。

該政府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例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及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緊張和不確定現象在全球貿易環境中變得顯而易見,給了世界貿易帶來了煩擾和混亂。

特朗普

特朗普政府還對移民政策進行了一系列嚴格限制,實施旅行禁令、取消「夢想家計劃」(DACA)等,這引發了國內外的爭議和不滿,給美國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造成了衝擊。

而美國政治的風雲變幻,於2021年迎來了新的篇章,約瑟夫·拜登接任第46任美國總統,又對以往的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還推翻了很多特朗普政府頒發的政令。

他致力於重建國內和國際關係的穩定與合作,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恢復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為了改善目前經濟疲軟的情況,刺激美國國內的經濟增長並創造就業機會,還提出要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圖源網絡

這一政治交替的背後,凸顯出美國長期存在的政黨對立以及國家經濟增長趨勢放緩的現實。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遭遇了GDP總值為-3.5%的困境,標誌著美國自11年以來首度迎來負增長,並且與我國的雙邊貿易赤字也飆升至數千億美元規模。

基於此情況,全球出現了一個新的論調,認為美國已是強弩之末,美國的經濟正在逐漸崩潰,美國衰落論逐漸成為時代熱議話題。

圖源網絡

這個現象,造成了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中國經濟的崛起會逐漸替代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地位,美國會因為內部問題和後繼乏力慢慢退出世界舞台。

而當前的絕大部分人也堅定地認為美國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截止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它在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和創新創業領域具有重要地位,還在持續吸引全球投資和人才。

沉睡的東方之龍已然恢復生機

中國,作為緊跟在其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向世界展現出了勃勃生機,不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科學研發,都有著突飛猛進的勢頭。

我國曾經被法國的皇帝拿破崙形容為沉睡的巨龍,並預言到"一旦這龐然大物甦醒,全世界都將因此顫動不已"。

圖源網絡

自20世紀以來,我國孜孜不倦地工作,以驚人的進展縮小了與世界先進國家之間的距離。多年前,幾乎無人能夠預料到如今的中國已崛起為一個擁有眾多黑科技技術的科技強國,其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軍事實力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在5G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中國正逐漸崛起為全球科技界的引領者。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一眾國內科技巨頭,以破除傳統限制為目標,不斷推動科技領域的邊界向前發展。

並且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巨大的進展,無人駕駛技術、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正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還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者。

圖源網絡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主持亞投行等倡議,近期還辦成了一件大事,重新恢復了沙特和伊朗之間的外交聯繫,大幅度地穩定了中東地區的政治局勢。

慢慢的,大家對於中國的印象不再是「東亞病夫」,這個古老的國家,已經展露出了自己的利爪,讓世界都聽到了它甦醒後的呼嘯聲。

美國衰落只是表象,當前國際現狀早已被預測?

不論是「美國唱衰論」還是「中國威脅論」,都是有心之人釋放的迷霧彈,從現階段的局勢來看,美國經濟依然強勁,對國際的影響力都具有決定性作用。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李光耀觀天下》,其中包含了對世界大國和國際趨勢的深入分析和獨到見解,主要剖析了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經濟、社會、人民等重要要素,凝結了他多年對世界形勢的研究和思考。

並將中國和美國這兩大世界經濟體放在了書的開篇位置進行重點講解,認為中國甚至有可能在2035年成為全球第一的經濟體。

書中還指出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離不開中國的崛起,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必將對全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他認為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將在21世紀成為全球發展和穩定的要點。

還從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優勢進行了深入審視,從三個視角進行細緻剖析。

李光耀

優勢一:源源不斷的從全球輸入高科技人才新鮮血液

在全球經濟舞台上,美國一直被譽為科技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的領頭羊。這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美國擁有大量的精英人才,並且通過靈活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科技人才,為美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為了吸引高科技人才,美國的移民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保留了相當大一部分移民名額專門用於招攬高科技領域的專業人才。

圖源網絡

這意味著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創新者有機會移民到美國,為其科技產業和創新生態系統提供人才支持。這項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使得美國能夠吸引全球頂尖的科技人才,為其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還推行了「綠卡」服務,為外籍人才提供更便捷的居住和工作條件。因為它提供了更多在美國長期生活和事業發展的機遇,眾多有才能和專長的個人被這項政策所吸引,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術的發展。

優勢二:重視科學研究

圖源網絡

美國的聯邦政府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機構提供大量經費支持科學項目,該政府在2022財年為科研投入了7132億美元,占全球科研經費的近三分之一。

各州政府也在科學研究上投入非常可觀的資源,比如,加州通過加州大學系統和史丹福大學等頂尖研究機構,每年為科研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經費支持,這種多層次的投資保證了科學研究的全面推進。

巨額的科研經費讓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持續保持遙遙領先的地位,根據國際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報告,美國在2020年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一,連續蟬聯首位,這足以說明該國對於科技發展的重視。

圖源網絡

好的科研氛圍也要它成為全球科研人才的聚集地。據統計,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和科學院院士,這些傑出科學家的存在吸引了大批來自全球的科研人員前往美國深造和從事研究工作。

優勢三:敢闖敢拼的美國創業精神

美國雖然建國歷史僅有兩百多年,但是作為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它的國民大都有著喜歡冒險,熱衷開拓進取的精神。

早期的美國是由一群尋求自由和機會的冒險家和創業者組成的,他們背井離鄉,跨越大洋,來到這片未知的新大陸,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敢於冒險。

因此,人們常說美國人對關係不太看重,但這只是冰山一角,不是他們喜歡冒險敢於創業的真正動力。

實際上,美國人擅長啟發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從孩童時期就培養其個性,保護美國兒童的好奇心,培育出具備發散型和創造型思維的追求創新心態的先天特質。

他們的教育系統非常重視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學生被鼓勵提出問題、質疑傳統觀念,並通過實踐和實驗來尋求答案,這種教育方法讓美國學生能夠從一個問題中派生出多個解決方案的能力,培養了他們對於創新的自然追求。

圖源網絡

不僅僅是教育體系,美國社會對創新的推崇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在美國,人們熱衷「自由論」,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且自由的個體,這意味著所有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創意和夢想。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