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森林廣場將推本地首個24小時共享場所經營模式

森林商業中心
圖: 今日報/ Nuria Ling

森林廣場將推出新加坡首個24小時共享場所經營模式
森林廣場將逐步進行轉型和重新定位,並將推出本地首個24小時共享場所的經營模式,以吸引人流重新回到森林廣場。
坐落梧槽路,建於1983年的森林廣場,將逐步進行轉型和重新定位,並將推出新加坡首個24小時共享場所的經營模式,以吸引人流重新回到森林廣場。
屆時,廣場業主將把部分樓層,從零售業轉型為餐飲娛樂休閒場所,並讓同一個商店由四個經營者,在不同時段管理經營,也就是四個經營者共享同一個場所的經營模式。
森林廣場數碼科技商聯會秘書張福安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這個共享場所經營模式在新加坡應該是首創,但在海外早已有了,如中國的胡桃里模式,採用的便是這個模式,在同一個場所,在不同時段經營餐飲、音樂餐廳或音樂酒館等。
他說,森林廣場成立至今已有39年,是本地廣為人知的電子器材零售商場,隨著時代演變以及掀起網購熱潮,認為是時候重新定位商場的未來發展方向,他們參考了很多國外的經營模式,發現可以借鑑中國的24小時共享場所的經營模式。
「其實商場可以同時經營不一樣的商店,不單單只售賣電子產品,因為電子行業現在已經飽和,加上網購的透明與競爭,我們必須自我革新,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四個經營者會共享同一個場所。(圖:張福安)
一個商店四個經營者
張福安表示,新的經營模式會集中在廣場的五樓和六樓,一到四樓依舊是以電子產品零售店為主。
他說,共享同一個場所的首個經營者,會在早上9點到下午4點經營早午餐飲;4點到晚上9點由第二個經營者售賣晚餐;晚上9點到凌晨1點改為娛樂休閒時光,由第三個經營者提供;第四個經營者則會在1點到早上5點接手經營宵夜。
張福安說,這個共享場所的經營模式,在疫情開始前就已在籌備,目前正在進行裝修,預計明年初能正式投入運營。如果一切順利,他們也會把三樓和四樓改成同樣的經營模式。
「很多大商場的商店都採取集中、單一的商業模式。目前為止,新加坡沒有一個商場出現同一個地點,四種市場、四類客戶群和四個商業模式,所以森林廣場正朝著這個革新的、創新的方案去落實這個項目。」

森林廣場數碼科技商聯會秘書張福安。(圖:張福安)
廣場過去五年未接任何顧客投訴
針對不久前警方到森林廣場掃蕩非法串流設備的問題,張福安指出,那只是一小撮的害群之馬,廣場百分之九十九的業者和運營商,都與非法串流設備案件無關。
他也說,森林廣場在過去五年沒有收到消費者協會發來的任何投訴,也沒有商店被列入消費者協會的黑名單內,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事,他們希望把這個良好聲譽繼續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