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綜合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央視節目《高端訪談》專訪,他指出,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更大,國際發言權也更大,中國的崛起毫無疑問給東南亞帶來巨大好處,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都是中國,新加坡亦然。
李顯龍於3月17日接受《高端訪談》節目專訪,專訪於周五晚播出。
李顯龍被問及全球體系如何更好地適配中國的發展時,他說:「其他國家必須能夠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了。中國更加繁榮,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也更大。」
李顯龍說,新加坡對中國崛起的機遇給予了更大比例的重視,早年或許比其他國家更早與中國發展經濟關係。隨著其他國家發展自身的聯繫以及中國逐漸擴展網絡,中國如今與東南亞所有國家都建立聯繫,並直接與所有國家打交道。
鼓勵各國思考中國機遇風險
李顯龍提出,新加坡更明確地闡述與中國發展關係將如何關係到維護本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新加坡希望能通過這樣的發聲,產生一些影響,鼓勵各國思考國際舞台上的機遇和風險,合作抓住機遇,規避風險。
但他指出,中國和東協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取決於雙方的整體關係,政治和安全議題取得的進展越大,就越容易在經濟合作方面取得更長足的發展。
對於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李顯龍表示,中國在發展並走向繁榮,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如何融入區域和世界的方式若沒有處理好,可能會出現摩擦和緊張局勢,形勢可能很艱難。新加坡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為區域發展做貢獻、融入區域合作與相互依存網絡的方式之一,由此以雙贏的方式受到區域的歡迎。
李顯龍指出,新加坡是金融中心,一帶一路的項目可以在新加坡進行融資和評估。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如需要找尋仲裁地或法律諮詢,作為仲裁和調解中心的新加坡也能滿足這些需求。

李顯龍(右)接受《高端訪談》節目專訪。
推動東協中國自由貿易
新加坡以身示範
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在推動東協和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合作升級方面,也扮演「以身示範」的角色。
李顯龍認為,新加坡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展示了更多可能性。他說:「因此這有助於中國與東協的合作。比如說:『看,這是可行的,新加坡做到了,我們覺得很好,中國覺得可行,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呢?』。」
文:新加坡聯合早報、新加坡8視界、台灣聯合新聞網
圖:新加坡聯合早報
視頻: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