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8日訊)原只有小六畢業證書,42歲的楊忠祥中年力求上進提升技能,在製造業、宇航業擁有的10多年經驗基礎上,不斷提升技能,如今是一名深獲公司信賴的飛機零件修理技術人員,敬業樂業的他,如今仍有意再提升技能,希望日後能報讀宇航業的3年專業文憑課程。
楊忠祥表示,飛機在天上飛,從引擎到每個零件,都非常重要,馬虎不得,每個小零件,都要用心去做。(GE Aviation 提供)
楊忠祥在GE Aviation, Engine Services – Singapore服務1年多,他負責修理飛機引擎的零件,前後在宇航領域累積了4年的經驗。
由於家境的關係,楊忠祥16歲從當時的工藝教育學院輟學,因此只擁有小六畢業證書,輟學之後,他踏入社會工作,從一名塑膠模型的學徒開始做起,累積了10多年經驗後,成為一名塑膠模型領域的操作人員。
「我30歲時,加入了製造業,生產飛機零件等。然後,再轉為維修飛機零件。」
他表示,多年來,他曾在多家宇航公司任職,但是缺乏相關文憑來證明他作為宇航工廠技術人員的資格。
後來他知道有一個朋友報讀了專業人士轉業計劃(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簡稱PCP)。「他告訴我,他加入了一家宇航公司,而他同時在上課考取當技術人員的資格。能夠在就業期間全職學習是我沒有聽說過的,所以我決定試一試。」
楊忠祥說,他在淡馬錫理工學院上課期間,有機會在維修飛機的工作室裡頭,觀摩一架真實的飛機,以及看到自己維修飛機的零件安裝在一架飛機的確切功用。
除了理論課程,他們一班20多位學員都有機會發揮團體精神,一起完成多項實踐測試和考試。
課程鞏固對宇航業的認知
楊忠祥表示,課程鞏固了他對宇航業的認知,也有機會溫故知新。
「這些知識和實踐技能,在工作上幫助我。我更全面了解工作的精準度會影響一架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以及飛機上所有人的命運。」
育有3名年齡8歲至15歲的子女的楊忠祥業表示,他仍有意再提升技能,希望日後能報讀宇航業的3年專業文憑課程。
「人命關天」的工作
楊忠祥負責維修的高壓小零件。(GE Aviation 提供)
這份「人命關天」的工作,練就了楊忠祥的責任心,有條理處理事務、做事按部就班。
楊忠祥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責任心,認為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們宇航業,需要有責任心,大家發揮團體精神,各自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雖然工作上重複性高,但是他按部就班做事、有條理,不敢有一絲懈怠。
「我們在做的是一份人命關天的工作,飛機是在天上飛的東西,從引擎到每個零件,都非常重要。每個小零件,都要用心去做。」
母親憂他跟不上進度
楊忠祥花了兩個半月完成課程,考獲得證書。(受訪者提供)
20多年沒讀書,楊忠祥41歲才「重返」校園,母親倍感驚訝。
2017年,41歲的楊忠祥在朋友的分享下,報讀了宇航專業人士轉業計劃課程。
他表示,那天回家時,他手握一疊數百頁(相等於6本書籍)的教材和筆記,讓母親感到很驚訝。
他坦言,母親質疑他那麼多年沒讀書,竟然中年才「重返校園」,擔憂他會不會跟得上進度。
「15歲的兒子今年考O水準會考,很快就要選擇自己想報讀的課程。他看到我那厚厚的教材,也很好奇問我有關於宇航業的事物。」
飛機零件各有「身份證」
從專業人士轉業計劃的宇航課程中,楊忠祥學習到整個宇航領域的運作,從最細小的螺母到整個航空業運行,令他大開眼界。
他舉例,他不曾知道有多達10幾種的螺母,而且每個飛機零件其實都有各自的「身份」。
「宇航業的工作流程,馬虎不得。如今上課後,我更清楚知道自己每日的工作流程所處理的高壓小零件,究竟安裝在飛機的哪一個部分,而且需要注意什麼。」
文章來源:新加坡未來經濟理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