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咳嗽藥水濫用現象在過去20多年中並未得到顯著改善,反而因其價格低廉和易獲得性,成為中小學生成癮的「入門」藥物。輔導機構指出,咳嗽藥水因其相對隱蔽性,不易引起家長懷疑,導致許多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濫用藥物的道路。

41歲的張龍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他從七八歲開始遭受家庭暴力,患上焦慮症,為了尋求心理安慰,在20歲前就開始接觸咳嗽藥水,並最終發展為吸食毒品。
張龍光描述了自己如何通過「探店」在診所獲取咳嗽藥水,並在獲得後立即飲用,以追求那種「做什麼都好玩」的感覺。這種感覺驅使他尋找藥效更強的毒品。
WE CARE社區服務成癮康復中心的臨床主任譚潤嫻表示,每年約有150起藥物成癮案例,其中10%至20%涉及咳嗽藥水。她指出,冠病疫情期間,成癮者人數整體上升了三成,許多已經戒斷的人復發。
譚潤嫻強調,咳嗽藥水因其廉價易購,給人一種「合法毒品」的錯覺,這是多年來問題無法改善的主要原因。
譚潤嫻還提到,許多咳嗽藥水上癮者從中小學時期就開始濫用,並一直持續到40多歲,直到在外犯罪才尋求幫助。
她強調,戒斷的第一步是通知診所不再出售咳嗽藥水給上癮者,其次是解決上癮的根本誘因。

Resilienz Clinic的精神科顧問李佳明醫生表示,診所每年仍會接觸到少數咳嗽藥水上癮病人,這些病人通常伴有濫用其他藥物的症狀。
他指出,治療過程中需要先幫助患者戒除藥物,然後找出上癮的深層原因,即其他精神疾病。李佳明醫生也提到,咳嗽藥水上癮的復發率很高,因為咳嗽藥水容易在市場上購買。
這起報道揭示了咳嗽藥水濫用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影響,強調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