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環境局的研究顯示,在高樓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可提高抑制伊蚊生長的成功率。
環境局今年4月展開第二階段的研究,在高樓釋放這些蚊子。初步結果發現,在8個星期的實驗期所收集到的伊蚊卵子,多達90%都不會孵化 。
而在去年12月結束的第一階段研究中,當局在組屋底層釋放這類雄性伊蚊,結果發現相關地點的伊蚊數量減少了一半。
環境局環境衛生學院院長黃麗菁說,當局接下來將進一步追蹤研究,以確認在高樓釋放這類雄性伊蚊,會顯著減少在高樓地區滋生的伊蚊。
黃麗菁說,在第一階段研究中,他們發現所釋放的蚊子,無法飛到雌蚊所在的頂部樓層,因此他們決定在第二階段研究中,在高樓釋放這些蚊子。
環境局也宣布,將同兩家科技公司、包括美國生命科學公司Verily合作,把先進的工程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在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上。
- 958/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