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創始人蓋茨說過:
「應該讓孩子們從小就學習編程,這與學習語言一樣重要,它能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性新方法,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
」

這裡說的編程可不是讓孩子們成為程式設計師,而是指編程思維。
國外早就開始培養孩子編程思維
美國的全民學編程周(Hour of Code Week),歐巴馬親自編寫一段java代碼。
以此來鼓勵美國國民讓孩子學習編程,同時歐巴馬還給美國學校的計算機科學教育資助了40億美元。
英國也將2014年設立為"Year of Code",規定所有5-16歲的學生都必須學習計算機編程。
法國早已把編程納入初等義務教育的選修課程。
愛沙尼亞也把編程作為了一門非常重要的義務教育學科。
新加坡更是把編碼作為選修課程編寫進新加坡中小學課程表。
由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和新加坡教育部在2014年合作推出的「編碼樂」將在明年推廣至全新加坡小學。
1
培養編程思維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編程思維能培養孩子五個方面的能力:策劃構思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模式識別能力、問題分解能力、測試糾錯能力。
學習編程思維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擁有這樣的思維方式,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比普通思維方式更容易成功。

既然孩子們學習編程思維的好處這麼多,那麼編程思維到底是什麼呢?孩子們又該什麼時候學習如何學習編程思維呢?
2
什麼是編程思維?
所謂「編程思維」,就是「理解問題——找出途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四個步驟組成。
步驟一:分解
分解的意思就是把一個原本複雜的問題拆分成一個個容易解決的小問題,相當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步驟二:模式識別
模式識別的意思就是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決所有問題。
比如讓你畫50隻貓,你會怎麼畫?正確的方法是先找出貓的「模式」,即確定貓的基本特徵,如貓的四肢、毛髮等基本元素,再加以細化特徵就可以了。
步驟三:抽象
抽象的意思就是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視無用細節。
繼續畫貓的例子,我們掌握了貓的特徵,就可以根據這些基本特點,形成關於貓的整體設想,畫出軀幹和四肢,做出一個模型。
步驟四:算法
算法的意思就是設計一步一步解決問題的路徑,然後解決問題。
現在來總結一下這四步
一個複雜的問題被拆解成一系列小問題每一個小問題被單獨檢視,尋找解決方案聚焦重要節點,形成解決思路設計步驟執行問題解決。
3
如何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玩」!看到這裡,肯定有家長說了:小新君你怎麼能讓孩子玩呢!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中恩麼辦!
小新君表示我不是真的讓孩子去「瘋玩」……
這裡說的「玩」指的是「學機器人,學編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的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當然啦,如果孩子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深入學習,將來當一名程式設計師也是可以的。
4
什麼時候是孩子學習編程思維的黃金時段?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的最佳發展時間在孩子10個月到4-5歲之間。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指的是更高的認知能力,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衝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
如今是AI人工智慧的時代,AI時代是以計算機科學為基礎的,所以,編程思維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核心。
因此,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等同於擁抱時代的未來。

看完有疑問?
快添加小新君進行諮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