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月26日) 山東重工集團(Shangdong Heavy Industry Group)與新加坡汽車代理商怡和合發集團(Jardine Cycle & Carriage DMI)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120輛中通新能源客車採購協議。

山東重工集團、旗下中通客車分別與新加坡怡和合發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新能源客車採購協議。
去年11月底,新加坡陸交局(LTA)首次進行大規模添購電動巴士和充電設備,包括採購360輛三門單層電動巴士。怡和合發與中通客車合作,標得120輛電動巴士,價值達5830萬新元的合約,在新加坡公共運輸電動化進程中贏得先機。
根據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政府目標在2030年以前,超過一半的公交車換成電池驅動;到2025年前,新加坡有八個市鎮將打造成電動車市鎮,在2040年前實現全面淘汰內燃引擎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簡稱ICE,傳統的汽油與柴油車),並由更環保的電動車取代。新加坡公交車碳排占全國的15%,在這個藍圖規劃中,公交車電動化對於陸域交通減碳相當重要。
新加坡陸交局曾在2018年投入5,000萬新元採購60台電動公交車。去年11月,陸交局再次向更潔凈城市交通邁進,以總值約2億1250萬新元的合約,加大在本地電動巴士規模和充電設施系統上的採購。這使得電動公交車車隊數達到420輛,占公交車總數約7%。預計今年12月起,這些新巴士將陸續上路載送乘客。
怡和合發集團是一家擁有百餘年發展歷史、多元化業務領域的跨國集團。該集團東南亞常務董事符思仁(Wilfrid Foo)表示,此次合作是怡和合發客運業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未來,他們希望與山東重工保持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新加坡和東南亞市場共享成功。他透露,他們對中通新能源客車的低碳表現有信心,因為在此之前,已對新能源車展開測試已近一年時間。此次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開始。
山東重工集團、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表示,山東重工立足新加坡、輻射東南亞,深耕30多年,成為在東南亞市場產品投放最廣、占有率最高、品牌口碑最好的中國工業裝備企業。未來,山東重工將紮根新加坡,與怡和合發一起為新加坡綠色交通貢獻力量。
中通客車是山東重工集團的子公司。目前,中通客車已具備年產3萬台大中輕客車生產能力,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興富表示,首輛車將於2024年3月份投入運營,2025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交付,下一步將根據新加坡市場特點,不斷優化完善,更好服務東南亞高端市場。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宗長青見證了山東重工集團與怡和合發集團新加坡怡和合發的簽約儀式。宗公參表示,希望新加坡怡和合發與山東重工進一步深化合作,為中新雙邊經貿關係發展作出貢獻,打造中新企業合作共贏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