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政府昨日配合5月1日勞動節舉行集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在集會上發表演說,回顧任期內在致力改善國人生活的6大環節。
李顯龍說,過去20年,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為國人包括低收入者都帶來更好的生活,尤其該國在經濟轉型與提升的策略取得了成效,經濟基礎也更多元化,在價值鏈方面已從最初的工廠和生產線發展至現今的醫藥及納米科技研發。
他說,新加坡發展並不是一直都這麼順風順水,偶爾也會遭逢逆風,例如目前該國經濟雖在增長,但人民依然擔心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上漲。

李顯龍總理面對眾人歡呼,感到動容。(照片來源:《海峽時報》)
「政府為此擴大了援助措施,包括通過發放社裡會鄰里購物券及其他形式的援助,幫助了許多家庭。
「但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始終為國人帶來了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資。我們的生活質量獲得了改善,就連那些收入較低者也一樣。」
李顯龍也說,他在宣誓就任總理時,就已承諾要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新加坡,而新加坡政府這些年也推行各項社區保障計劃和項目,確保國家在進步的同時,也不讓任何人落單。

李顯龍總理在台下鞠躬道謝。(照片:《海峽時報》)
李顯龍在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講時,回顧新加坡公共交系統發展,如何從最初的只有兩條地鐵路線,發展到如今的6條路線。
他說,新加坡最早期的地鐵路線圖只有紅線(南北線)和綠線(東西線),後來增加了紫線(東北線);而今時今日,新加坡地鐵路線也增加了黃線(環線)、藍線(濱海市區線),以及棕線(湯東線)。
「新加坡地鐵系統曾有過可靠性的問題,但在新加坡地鐵公司(SMRT)、陸交局(LTA)和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NTWU)同人的齊心努力下,情況已明顯改善。
「如今,新加坡地鐵與大多數其他地鐵系統一樣可靠,甚至更好,更有有調查將之列為世界最好的地鐵系統之一。政府也不斷改善交通系統,包括增加地鐵路線。」
李顯龍說,新加坡一直保持醫療體系達標,若再有像冠病疫情這樣的大流行病暴發,該國醫療體系也已做好準備,安全帶領新加坡渡過難關。
他舉例,在新加坡,心臟病發者從抵達醫院急診室到通過球囊擴張術疏通血管的時間,平均只需50分鐘,低於國際標準的90分鐘,這意味著在新加坡,患者有更大機會及時接受治療並保住生命。
為致敬李顯龍出任總理多年來所做出的貢獻,勞動節集會現場全場四度起立鼓掌歡呼,李顯龍也三度鞠躬道謝,他更一度紅了眼眶。
李顯龍在演講時說,他很慶幸自己多年前選擇踏上公共服務這條路,當時演講到一半,全體起立故障致敬,更有人舉起帶有「謝謝你李總理」滾動字幕的燈牌和氣球傳達感謝之情。
而李顯龍也被現場氣氛感染,舉起雙手笑著回應眾人,歡呼聲近一分鐘。
李顯龍也在演講中,逐一感謝堅守在他左右的內閣部長、議員、基層和工會領袖,也向公共服務和工運表達感謝。
在結束演講時,李顯龍也高舉拳頭歡呼:「前進吧新加坡!」 ,再度獲得全場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