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擬立法管制新型和基因改良食品

新加坡計劃出台一項新的法律法規,以加強對新型食品和生物技術干預的基因食品的監管框架,以確保食品生產的安全和合規。此舉是為了保障新加坡的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國家食品科學中心的新設施開幕典禮上宣布了這一決定。她表示,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政府、行業和消費者都有共同的責任。新法案名為《食品安全與安保法案》,它將整合八項現有法律法規中與食品相關的條款,同時引入新的法規,以更好地保障新加坡的食品安全。
這項法案將為新型食品和基因編輯食品提供更明確的法律和監管框架,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合規性。此外,法案還將賦予政府更多法律權力,以更好地確保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包括轉移白米庫存計劃的權力。
國家食品科學中心位於裕廊東國際商業園,是由食品局管理的。它匯聚了多學科的科學人員,他們通過各自的專業知識,合作進行食品檢測、風險評估、數據分析和實驗室研究等工作。這支科學團隊涵蓋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子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等多個領域,他們的工作對於檢測食物中的病毒、腐敗生物體、有害化學物質如藥物和農藥殘留、食源性毒素、輻射等起著重要作用。
國家食品科學中心在加強實驗室和研究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成功利用全基因組測序來獲取病毒和細菌的遺傳信息,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此外,該中心還負責多個食品安全測試領域,包括培植肉的銷售,使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售賣培植肉的國家。
新法案的制定和國家食品科學中心的工作將有助於提高新加坡的食品安全標準,並確保新加坡市民能夠享用安全和合規的食品。這將有助於維護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性,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監管手段,以確保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