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旅居獅城要多少錢?澳洲外派員:年收32萬才夠

布朗表示,一年的家庭開銷是21萬5000新元,加上儲蓄和所得稅等至少得32萬新元。(視頻截圖:TikTok/Jarrad Brown - Aussie Expat)
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理財規劃專家發視頻聲稱,一家四口住在本地,需要32萬新元的年收入,也就是每月大約2萬6000元收入,才能應付生活開銷和儲蓄。
賈拉德·布朗 (Jarrad Brown)本月13日在社交媒體TikTok發布視頻,分享自己在新加坡生活的財務分配。他所提出的「至少要32萬年收」說法瞬間引起熱議,有關視頻至今已有超過14萬觀看次數。
布朗說,他的開銷範圍涵蓋租金、教育、水電費、休閒娛樂、醫療、返澳機票,同時也補充這個數字也包括儲蓄以及稅收等。他聲稱,有關數額是普通生活水準,並非奢侈水平的生活。
他的每月財務分配分別是,四房公寓租金6000新元、兩名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學費是8000新元、水電費250新元、食品和雜貨1000新元、公共運輸100新元、保險1000新元、包含外出用餐等休閒娛樂500新元、電話和網際網路500新元,以及服裝和個人護理500新元,總共是1萬7850新元。
布朗解釋,以上的開銷每年達到總額約22萬新元。另外需納入考量的是兩成的儲蓄、往返澳洲或旅行的機票,以及每年的個人所得稅,因此全部加起來估計需要32萬新元至33萬5000新元之間。
網民踴躍提出省錢建議
許多網民看了有關視頻後各有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分析到位也很客觀,也有人認為布朗的生活質量已高出許多本地人平均水平。
也有網民發現,布朗在伙食費、交通費和水電費屬於非常克制,甚至認為在目前通貨膨脹的情況下,1000新元的伙食費低得難以置信。因此,布朗的花費占了最大部分的是租金和孩子的教育費。
許多人認為每月公寓的租金高達6000新元太高,建議可改住政府組屋,也可考慮將孩子送到本地學校就讀。但布朗回應,兩國的教育方式不同,許多外籍人士依然傾向維持本身國家的教育理念。
當中一名網民對本地生活的高昂費用表示同情,表示本身年收入15萬新元,在照顧一家大小的家庭也感到吃力。對此,布朗回應說,通貨膨脹對本地家庭的確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