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新加坡一次性官宣3個疫情防控新規!
其中就包括解除近4年來的口罩禁令,在醫療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要求,正式放寬啦!

圖源:CNA
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新加坡作為全球最早「與新冠共存」的國家之一,竟然2024年了還有強制口罩令?
四年來,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措施經歷了什麼?今天就一起來復盤下!
新加坡疫情防控新規!
1.3月1日起,低風險醫療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
在醫療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要求,周五(3月1日)開始放寬!病患、訪客和工作人員在綜合診療所和全科診所等僅提供門診服務的場所,不再須要戴口罩。
不過,高風險醫療環境下仍須戴口罩,病患除外。

圖源:聯合早報
過去的疫情期間,新加坡在公共場所的室內環境,要求必須戴口罩遮住口鼻。
2021年5月16日,有一名55歲外籍男子因為在商場沒戴口罩,觸犯了新冠管制令,並蔑視執法人員,被罰高達8000新。

圖:海峽時報
2022年8月29日起,除非搭乘公共運輸或者進入醫療設施,新加坡政府不再要求民眾戴口罩。
2023年2月13日,新加坡宣布:公眾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也不再需要戴口罩。
至於醫療護理設施,規定工作人員、病人和訪客在設施內、同病人有接觸交流的地方和場合繼續戴口罩。

圖源:8world
大大放寬後的口罩令也一直延續到今年,前天晚上(2月29日),衛生部終於發文宣布,不再強制低風險醫療機構的門診病人、訪客和工作人員戴口罩,包括綜合診療所、全科診所、牙科診所、中醫診所和洗腎中心。
不過要注意兩點:
①為保護體弱病人和年長者,病房、急診部門和住院護理設施等高風險醫療環境將繼續強制戴口罩。
②住院病人和護理設施的住戶無須戴口罩,但衛生部鼓勵他們在不舒服或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戴上口罩。
2.新加坡工作準證持有者,不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新加坡人力部宣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所有持新加坡工作準證者,不再需要新冠疫苗(COVID-19)接種證明!

不過,仍然鼓勵接種 COVID-19 疫苗,以免受嚴重疾病的侵害,並最大限度降低傳播風險。
2.衛生部:關閉四家聯合接種中心
由於多數人都曾感染新冠,即使未接種疫苗也能受到一些保護,新冠疫苗專團因此建議,公眾只需接種兩劑疫苗,就能獲得基本保護。
衛生部接受了專家團的意見,並在2月29日的文告中宣布對疫苗基本保護建議的更新。目前所有還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只須接種兩劑疫苗,間隔八個星期。
由於新冠疫苗接種需求穩定,位於宏茂橋、裕廊西、白沙和義順的四家聯合檢測與接種中心,將從4月1日起關閉。有意在這些中心接種疫苗的公眾應在3月30日前完成接種。
另外五家位於紅山、裕廊東、加基武吉、兀蘭和盛港的聯合檢測與接種中心將繼續運作。

圖源:海峽時報
3個新規都意味著,新加坡疫情防控措施的又一個階段結束了!
新加坡網友們對於這次口罩令的進一步解除,又是怎麼看的呢?

來源:Facebook
不用戴口罩了,當然不少人歡呼,「戴口罩和不戴,呼吸到的空氣都不一樣」,甚至有人認為「長期戴口罩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不過,也有人表示戴習慣了,為了保護自己身體健康, 還會繼續戴~
「共存」不等於放棄防疫 新加坡
作為最早從清零轉向共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曾多次面臨疫情高峰,但現在仍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圖源: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資料庫
根據世衛組織,截止2022年中,新加坡累計新冠病例218萬餘人,1707人死於新冠,死亡率只有0.0783%。而新加坡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超額死亡率只增加了萬分之2.49。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資料庫的數據,過去三年中,世界新冠平均死亡率為1.13%,高收入國家平均病死率為0.86%,日本為0.20%,新加坡的死亡率幾乎是最低的。

圖源:亞洲周刊
後期,新加坡的疫情數據依舊穩定。衛生部數據顯示,2022年9月22日至11月22日,新加坡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為:
獲得最低限度保護的人群(三針mRNA/亞蛋白疫苗或四針科興疫苗)的總體死亡率為0.024%;
在此基礎上,過去一年接種加強針的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為0.025%(加強針優先照顧老年人和重病風險較高的弱勢群體);
未接種任何疫苗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為0.067%。

圖源:大公文匯
為何在開放的新加坡,抗疫如此成功?
1.信息透明公開,取得了民眾的信任
疫情初期,新加坡每天都把疫情情況,包括電子表格和詳細數據,全部公布在衛生部網站上。

數據來源:新加坡衛生部;圖表來源:新加坡獅城椰子小程序
疫情大流行期間,在新加坡衛生部網站,可以看到這些信息:
①過去28天全國感染人數、死亡率、需要吸氧及ICU患者比率。
②新冠病毒所有相關統計數據,比如本地和外來毒株基因測序的結果、國內各類毒株所占的比例。
④過去一個月ICU病房使用率,包括新冠病人、非新冠病人和空置的比率。
④各大醫院的床位占用率、入院所需的等候時間。
正是在這樣的信息環境下,民眾了解新冠幾乎沒有門檻,大大加強了民眾對醫療系統的信任,更積極地配合相關防疫措施。

示意圖
2、「共存」是有準備的、循序漸進的
2020年疫情之初,新加坡民眾也曾經在超市搶購方便麵、衛生紙、消毒液,在線上搶購口罩。
但從清零轉向共存這段時間裡,藥品、抗原、血氧儀之類搶手的防疫物資,卻沒有搶購斷貨一類的情況出現。這要歸功於政府的準備工作。

圖源:東方日報
①提前發放物資
在正式放開前一個多月,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馬錫基金會開始為所有家庭發放免費血氧儀。
各家的郵箱都收到了帶兌換券的傳單,居民可以在一個月內去各網點兌換血氧儀,出了問題可以更換。

圖:淡馬錫基金
新加坡政府還在2021年8月到9月向每個家庭分發了6套抗原,並在10月到12月期間又分發了10套抗原。
需要居家隔離自測抗原的密接人員,還可以從新加坡上百個24小時營業的售貨機上領取3套抗原。

圖源:新明日報
②全民接種疫苗
2021年9月2日,新加坡已經有80%的民眾實現完全接種,83%的人至少打過一針。
脆弱人群的保護尤其到位,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覆蓋率達到84%,60-69歲老年人口覆蓋率達到90%。

圖源:見水印
為了推進加強針的接種,李顯龍還公開接種加強針,並說「冠病疫苗專家團已建議像我這樣的60歲及以上人士、樂齡護理設施住戶及有免疫缺陷者接種多一劑疫苗。」
截至2021年11月15日,已經有大約94%的適合接種疫苗人口已經接種了疫苗。

圖源: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同時,新加坡新冠疫苗接種委員會建議優先接種保護力更強的mRNA和亞蛋白疫苗,因此絕大部分都接種了MRNA疫苗。
新加坡能快速推動疫苗接種,也是建立在前期的準備上。為了實現確保疫苗供應的承諾,新加坡在不同的候選疫苗上花了一大筆錢。
對新冠口服藥物,新加坡也是亞洲最早下手的一批國家。

圖源:南洋商報
在各方面的充足準備下,「短缺」、「重症」、「高死亡率」等等,都沒有成為新加坡迎接新冠衝擊的關鍵詞。
而除了這些與病毒共存的準備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新加坡還一直維持著公共場所口罩令、疫苗限制等等,直到後來視疫情情況一步步解除。
正是這樣循序漸進的措施,新加坡給世界各國出具了一份成功的疫情防控方案。
注意!新的綜合徵來了 新加坡
雖然疫情防控措施再度放寬,可能意味著普遍意義上新冠威脅程度下降,但對於病毒變種以及後遺症,仍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