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瞰坐落在新加坡河畔的最高法院和國會大廈。(聯合早報)
作者 祥子
我國的死刑刑罰多年來在國際上成為一個不死的議題,主要是西方國家從人權角度時不時炒作一下,並得到本地一些異議分子的配合演出。
馬來西亞近年來也曾干預新加坡的死刑案例,想要為馬國的死囚爭取最後一線機會。如幾個月前馬來西亞籍運毒死囚上訴案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新加坡國際聲譽是否因為我國對付毒販的強硬手段而嚴重受損?這問題見仁見智。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今年6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Hardtalk」(唇槍舌劍)節目主持人賽克(Stephen Sackur)專訪時強調,重要的是保護新加坡人的性命。

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針對死刑和中美關係等課題發表看法。(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根據我國法律,販運超過15克的海洛因,販毒者一旦罪成將面對死刑。
毒品在全球造成嚴重危害,以死刑對付販毒無疑是正確做法。尚穆根得不厭其煩地維護新加坡的強硬和堅定立場。
死刑是我國遏制濫用毒品問題的眾多手段之一,證據顯示這能有效阻嚇販毒活動,保護本地不計其數的吸毒者和家庭。
今年9月,尚穆根接受《雪梨先驅晨報》專訪,再次回應外國媒體對新加坡死刑課題的關注。他指出,新加坡內政部對東南亞民眾展開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知道新加坡有死刑,也知道把毒品帶進來極有可能被抓,因此不會這麼做。

中央肅毒局在今年7月的突擊行動中起獲包括海洛因在內的多種毒品和吸毒用具。(肅毒局提供)
對於那些願意為了金錢挑戰法律的人,他們也會計算金錢上的回報與風險。面對死刑的後果,值得嗎?因此,為逃避死刑,他們往往會帶進不超過死刑門檻的分量,因而減少了在本地的毒品供應。
那些對新加坡義正詞嚴的批評論點是,新加坡的死刑只是針對毒販跑腿,而他們都是各自社會底層中的可憐小人物,真正背後靠毒品發大財的大毒梟卻逍遙法外。
這些「正義之言」,似是而非,即使新加坡沒有以死刑對付毒販跑腿,大毒梟依然在幕後數鈔票,安全地擴充其販毒地盤。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報告,湄公河地區已淪為毒梟的犯罪天堂。在東南亞地區,幣值相對高的新加坡對毒販格外有吸引力。新加坡的嚴刑峻法對付不了躲在國外的販毒集團,卻能阻嚇販毒跑腿。
國際上大事宣傳新加坡的死刑,對新加坡也有點幫助,讓更多人知道新加坡是個高風險的地方,為了金錢的誘惑而冒生命危險是否划得來,他們得三思再三思。

新加坡最高法院大廈。(聯合早報)
《金融時報》近日的報道說,目前在21個拉丁美洲國家中,有18個是古柯鹼毒品的主要來源或過境國,關鍵就在於它們都缺乏死刑這般嚴厲的做法。
尚穆根兩個月前向西方媒體提到的區域調查,日前10月19日正式公布。
內政部在2019年至2021年間展開兩項針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調查,結果顯示,本地超過七成居民支持以死刑對付最嚴重罪行,大多數人也認同應該對謀殺、使用槍械和販運大量毒品這三類重罪強制處以死刑,尤其是謀殺罪。

(聯合早報)
第一項調查由內政部委託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在2019年10月3日至隔年1月13日間進行,共2000人參與。第二項則由內政部研究與統計司展開,同樣有2000人在去年3月至5月間參與了調查。
此外,內政部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在國際社會上普遍被視為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本區域六個城市的民眾覺得到新加坡旅遊是安全的,並相信本地執法人員可以保障他們的安全。
這項調查由內政部行為科學中心委託,分兩個階段在2018年和2021年進行。通過調查公司,共有7221名來自區域六個城市的民眾參與電話調查,讓我們從中了解他們對新加坡犯罪情況、法律和安全的觀點。
內政部未公布六個城市的名字,但根據星期三(10月19日)公布的報告,這些城市是因為近年到訪新加坡的旅客量大而獲選。尚穆根部長今年3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引述這項調查時說,這些地方是近年來在新加坡被捕毒犯主要來源地。
很顯然的,新加坡是為了「保護」這六個區域城市的國際形象,而姑隱其名,這卻給我們留下一個想像和猜測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