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透露,設工會的新加坡企業去年提供的平均常年加薪是3.6%,比2021年的2.27%高出1.33個百分點,也比2019年疫情前的3.49%稍微高0.11個百分點。
至於花紅,加上俗稱「第13個月花紅」的常年工資補貼,設工會的新加坡企業去年平均發放相當於2.85個月薪金的可變動花紅,比前年的2.62個月略高,但比2019年的3.1個月低。
新加坡職總是針對媒體詢問最新常年加薪和花紅情況時,作出上述透露。
新加坡職總每年都調查設工會公司花紅和常年加薪情況,這回有700家來自各行各業的私企參與調查,它們共雇用超過25萬4000名可議薪員工。目前,公共和私人領域裡設有工會的機構超過2100家。
新加坡職總工業關係處長杜惠珍指出,除了常年加薪,企業面對勞動力市場緊縮之際,不得不繼續調整薪金,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她說,這反映出隨著經濟過渡到疫後復甦,企業取得更好的業績表現。
她觀察到除了可變動和第13個月花紅,各行各業都有企業額外提供介於一至兩個月的一次獎勵。箇中原因包括感謝員工在疫情期間展現的韌力,以及在面對勞動市場緊縮時,吸引或留住人才。
疫情期間,諸如航空和旅遊業遭受重創,杜惠珍說,上述兩個行業預計會「強勢回歸」在今年裡或能恢復,他們給員工的常年加薪和可變動花紅都比前一年高。
「勞動力市場緊縮,加上旅遊人數好於預期,對工人的需求可說是被積壓。因此,我們看到更大幅度的工資調整和分紅,這樣的做法預計將持續到2023年。」
此外,新加坡職總發現,一些設工會的新加坡企業遭遇逆風的跡象,杜惠珍指出,這些企業的業績表現和前景都充滿挑戰。
「經濟增長預計放緩,職總會保持警惕並做好準備。
電子業和資訊通信業仍會裁員
職總預計,電子業和資訊通信業進行商業重組,加上消費者產品的全球需求下跌,今年這些行業仍會出現裁員情況。
2022年,設工會的新加坡企業裁員人數大約是4000人,最後一個季度的裁員人數有約1800人,比前三個月來得多,這與全國趨勢吻合。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1月底發布的預估數字顯示,去年第四季的裁員人數攀升至3000人,全年則有6450人被裁。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受詢時說,整體而言,設工會的新加坡企業透過不定期發放款項來協助員工應對通貨膨脹壓力,而不是長期上調基本工資。
他認為,上述做做固然能應對2022年的生活費問題,但如果基本工資增長追不上通貨膨脹率,除非通脹迅速下滑,否則工人的生活水平實際上是下降的。
放眼今年的加薪和花紅情況,新加坡人力資本培訓中心執行長何玉珠說,這得視不同行業和企業的表現而定,業績已恢復的企業應與員工分享勞作的果實,但在業績還沒全面恢復的企業任職的員工,不可要求酬勞大大改善。
她認為,目前還不是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刻,有賴僱主和雇員一起應對挑戰。她也提醒僱主,別忘記在業務改善後獎勵員工、給予他們「遲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