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SCON疾病暴發應對系統在新加坡仍然適用,政府將在冠病疫情結束後,根據抗疫經驗進一步評估和檢討DORSCON框架以及防疫措施。
4月26日,新加坡把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簡稱DORSCON)警戒級別從橙色下調至黃色,並大幅度放寬防疫安全管理措施。
衛生部長王乙康5月9日在國會答覆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和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蔡慶威的口頭詢問時指出,在2003年沙斯疫情後設立DORSCON框架,是為了幫助政府部門與機構協調和執行政府應對傳染病疫情的防疫措施。

新加坡政府將在冠病疫情結束後,根據抗疫經驗進一步評估和檢討DORSCON框架以及防疫措施。(嚴宣融攝)
王乙康說,政府汲取了2009年的H1N1流感,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伊波拉(Ebola)病毒的抗疫經驗後,檢討了DORSCON框架並逐步改善。「總的來說,它在疫情期間很好地實現了目的。」
DORSCON框架通過綠、黃、橙、紅四個顏色指標來反映疫情嚴重程度。綠色表示情況最輕微,紅色則最嚴重,表示疾病已經廣泛傳播,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橙色意味著「疾病嚴重並容易人傳人,但還未在新加坡廣泛傳播,或已受控。黃色定義為「疾病在新加坡傳播,但較輕微或受控制。
王乙康解釋,在冠病疫情暴發初期,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為了提高透明度,決定公開宣布DORSCON警戒級別,以提醒公眾保持警惕和履行社會責任。這卻造成不少公眾涌到超市囤積物品。
「這是須要檢討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為這個框架是為了加強防範能力,而不是引發公眾焦慮。」
他補充說,經歷了兩年多的冠病疫情,新加坡政府和社會在應對疫情方面學到了很多,並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應對系統,涵蓋衛生醫療方案、邊境管控以及經濟和社交活動的安全管理措施。政府也根據不同活動和場所實行分層的差異化措施,例如學校、辦公樓、餐飲場所、公共空間和夜間娛樂場所等。
王乙康指出,從公共溝通的角度來看,公眾沒那麼關注DORSCON警戒級別,但都了解公共衛生措施的細節並各盡其責,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因此,DORSCON框架可能仍然適用,但須作為更大的應急準備和公共溝通框架的一部分。
律師提醒:
丟棄合力追蹤便攜器可能觸法
隨著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大幅放寬,新加坡多數場所已不再實行SafeEntry訪客登記,但受訪律師提醒,公眾不應隨意丟棄合力追蹤便攜器,因為可能觸犯法律。
4月26日起,公眾進入宗教場所、購物商場和超市等處,都不必使用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應用或便攜器登記。衛生部長王乙康當天在面簿發文說,雖然下來可能不會經常用到合力追蹤應用或便攜器,但公眾不應把它刪除或丟棄。企業和商家也不應丟棄入口處設置的SafeEntry Gateway感應器,因為這些公物都歸政府所有。
資深律師藍國慶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解釋,若公眾有意破壞便攜器,使其價值減低或受損,理論上可能觸犯刑事法典第425節有關惡作劇罪名的條款。一旦罪成,可被判監禁不超過一年,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罪名較嚴重者,可能牴觸破壞公物法令第三節。若罪名成立,可被判坐牢最長三年,罰款最高2000元,也可能面對鞭刑三至八下。不過,藍國慶強調,檢察官會考慮涉案者是否刻意銷毀證據或製造恐慌的嫌疑。「若沒有不良企圖,相信一般只會發出口頭警告。」
資深刑事律師陳其玉建議,最妥當的方式是讓公眾把便攜器歸還給民眾俱樂部或居民委員會,就像當初領取便攜器一樣。

(檔案照)
新加坡政府科技局勸請公眾和商家保留合力追蹤便攜器和SafeEntry Gateway感應器,以便在新的冠病變種毒株出現時,可迅速重啟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及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工作。
文:劉智澎、藍雲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