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種族和諧日 國家文物局周末將舉辦多項活動


配合種族和諧日,國家文物局這個周末將舉辦多項活動,讓公眾通過玩樂方式,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傳統。
配合今天(21日)的種族和諧日,國家文物局這個周末將舉辦多項活動,讓公眾通過玩樂方式,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傳統。
國家文物局舉辦的種族和諧活動已邁入第三年,今年由於馬來傳統文化館正在裝修,活動分別在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和印族文化館舉行,部分活動需要購票。

負責籌劃活動的戲劇工作室演員會為小朋友講故事,通過馬來語歌曲讓她們學習簡單的馬來語單詞等。(圖:陳嘉羚)
今年的亮點是包括一個適合5到10歲孩童和家長一同參與的戲劇體驗活動。他們會先在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親自動手製作華族傳統扇子,之後再搭乘主辦方提供的巴士到印族文化館。在巴士上,負責籌劃活動的戲劇工作室演員會為小朋友講故事,通過馬來語歌曲Semoga Bahagia讓她們學習簡單的馬來語單詞等。孩子們在印族文化館也能體驗印度海娜彩繪。
負責策劃這個活動的個體工作室創辦人張佩思說,她和團隊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來籌劃。
張佩思表示:「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我們希望表演能夠融入不同種族的特色,例如服裝和食物,通過簡單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多元種族。由於我們介紹的內容跟馬來語相關,剛開始構思的時候有考慮到如果沒有馬來族來參與活動,這樣的內容是否無法讓訪客產生共鳴,不過我們後來決定通過小互動和肢體動作,讓小朋友能夠邊做動作邊唱歌,也可以思考其中的意義。我們的演出有包括馬來文化和印度文化,而且表演是面向不同族群的人,所以我也同其他族群的劇場工作者溝通,請教他們馬來語和英語的翻譯是否正確,討論如何將這些內容以英語來呈現。」

孩子們在印族文化館也能體驗印度海娜彩繪。(圖:陳嘉羚)
另一項活動是在印族文化館舉辦的沉浸式體驗,訪客可在展館內盤腿靜坐,學習各宗教的冥想方式以及宗教儀式使用的樂器,進而了解本地不同族群的傳統宗教習俗。
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活動策劃部助理經理李可惠說,過去兩年種族和諧活動深受歡迎,今年特別安排了一些新穎獨特的活動。
李可惠說:「今年有很多適合小孩子的活動,其中包括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兒童舞蹈工作坊,由印度、馬來和華族舞蹈老師授課,教孩子們舞蹈手勢,告訴他們這些手勢背後的意義,之後家長也可以加入觀摩孩子的學習成果。」
有興趣參與活動的公眾可到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網站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