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方綜合醫院試驗推行首個遠程無創呼吸治療監測系統,可讓身在加護病房的呼吸治療師,實時監控普通病房的病患體徵,從而加強病患安全和治療效率。
今年4月到6月間,醫院重症醫療部門的團隊同電子公司飛利浦和能源服務公司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合作,開發了這套遠程系統的原型。

(圖片來源網絡)
這套系統可將普通病房接受無創呼吸治療的病人的平均呼吸速率、氣壓、氣量、脈搏率和含氧量等有關數據不間斷地發送到加護病房呼吸治療師的電腦和手機上。一旦出現問題,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呼吸治療師就能及時聯繫普通病房的護士採取行動。
這麼一來,院方既能保留加護病房的資源給冠病重症病人,也確保在普通病房接受無創呼吸治療的病人,如果病情惡化,也能獲得及時的照顧。

(圖片來源網絡)
院方在三個月內針對21名呼吸情況穩定的冠病病患展開試驗,期間,系統共拉響警報95次,而呼吸治療師或護士都及時採取了行動,並在其中七起事件中,成功避免病人病情惡化。

(圖片來源網絡)
杜克-國立大學新發傳染病研究項王林發教授說:「現在的疫苗是不能夠保護就是說,比如說這個蝙蝠或者是穿山甲的病毒,但是我們現在這個就在SARS病人裡邊,然後注射新冠疫苗以後能夠達到交叉保護,那麼這個交叉保護不僅僅可以保護我們現在已知的變種,可能還能保護未來的變種,甚至就是說未來新的病毒。」

(圖片來源網絡)
杜克-國立大學表示已為研究技術申請專利,並同亞洲和歐美多個潛在夥伴洽談中。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表示,新的疫苗獲批上市前得經過兩輪臨床試驗,以確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國家傳染病中心傳染病研究與培訓部主任賴建文副教授說:「SARS康復者是少數,要跟這個科技公司合作研究這個新的疫苗,再通過一期臨床和三期臨床試驗來證明說,能夠減低對這個變種病毒的感染,就算感染到病情也不會嚴重。」中心估計臨床試驗需要數千名志願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