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研發氣調保鮮技術 有效儲存白米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中)和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左)到訪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了解氣調保鮮技術。(圖:周恩綺)

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為了防止倉庫的白米長蟲,設計了一款定製箱子,並利用公司研發的氣調保鮮技術(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來有效儲存白米。
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為了防止倉庫的白米長蟲,設計了一款定製箱子,並利用公司研發的氣調保鮮技術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來有效儲存白米。
這是本地首次使用氣調保鮮技術儲存白米。把白米放進定製箱子後,會從中抽出氧氣,同時輸入空氣中的惰性氣體,這會使得白米中常出現的米蟲無法生存。
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瑞強說,傳統的儲存方法需要定期使用煙燻劑來去除米蟲。這個半自動化方法不僅能有效存放白米一年,還能節省人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王瑞強說,有了這些自動化工具,過去需要人力花15分鐘搬運的貨物,如今只需30秒就能完成。

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氣調保鮮技術設備。(圖:周恩綺)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說,倉庫內一些繁重的工作已被機器取代。他希望接下來也可以把手動檢查條形碼的工作,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實現自動化。
陳詩龍說,隨著員工年齡增長,扛起貨物會越來越吃力。實現自動化將減少人力需求,並提高現有員工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
新加坡倉儲有限公司計劃在半年內,利用新技術儲存所有存放在巴西班讓倉庫的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