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評論是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不久前,有傳言稱柬埔寨允許中國在柬境內建造軍事基地。(圖源:網絡)
作者信息:
Nicholas Fang,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院執行董事;
Aaron Choo,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Singapor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的智庫,致力於研究、分析和探討區域和國際問題。該研究所以東協為研究對象,旨在對國際事務進行政策分析。

不久前,柬埔寨允許中國在柬境內建造軍事基地的消息成為頭條新聞。根據報道,中國已經與柬埔寨簽訂了一份「秘密協議」,柬方允許中國在柬埔寨海港駐軍,不過柬埔寨方面對該傳言予以了堅決否認。無論這個傳言是否屬實,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在海外的軍事實力正在逐步增強。一些人認為這會對世界力量的平衡構成威脅;而另一些人卻認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海外部署軍事設施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2017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開始運營,成為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美國俄亥俄州托雷多大學教授冉伯恭表示,中國此舉開啟了海軍向外擴張的行動,今後中國可能也會在其他地區發展海外軍事基地,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或菲律賓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確,中國目前正計劃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附近建造另一個保障基地,但是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因為此事牽扯到印度的利益。
中國學者普遍強調,中國租用瓜達爾港不是出於軍事目的,而是希望將其發展成為連通中國西部內陸地區的一個轉運樞紐,讓中國獲得一條穿越巴基斯坦的安全而路程較短的貿易線路。更重要的是,該港可為在印度洋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艦艇提供可靠的後勤保障。但印度分析人士擔心,一旦中國獲得瓜達爾港的使用權,這很可能會對印度的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一帶一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它的深入推進,中國必將更重視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2019年7月,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第四屆「加勒比和南太平洋國家高級防務論壇」上表示,希望與加勒比和南太平洋國家加強軍事合作,以此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交流合作。有海外分析人士稱,這是中國將「一帶一路」軍事化的信號。
美國情報部門也認為中國「一帶一路」的背後包含軍事擴張的目的。早在10年前,美國就把中國大陸在南海到印度洋一線的布局稱為「珍珠鏈戰略」。他們認為中國幫助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建設港口等基礎設施,目的是進入或者包圍印度洋,這些港口在地圖上猶如散落的一顆顆珍珠,當它們串聯起來時就是一條環繞印度洋的珍珠項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後,美國自然而然地將其與「珍珠鏈戰略」聯繫在一起了。
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鑒於美國、法國、日本和義大利均在海外設有或正在建設自己的軍事基地,中國這樣的做法並不奇怪。中國國防部表示,隨著中國軍隊承擔的國際維和、遠海護航、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越來越多,中國的海外軍事基地都是和平性質的,既不是為了尋求軍事擴張,也不是為了設立自己的影響力範圍。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圖源:網絡)
然而,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軍事力量的評估心態較為複雜,他們需要在捍衛國家利益與同中國開展務實合作之間尋求平衡。近年來,東協國家一直試圖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例如,2018年10月22日,中國-東協「海上聯演-2018」演習在中國湛江拉開帷幕。報道稱,這是中國與東協首次開展聯合海上演習,意在鞏固海上實質合作,制定中國與東協國家的聯合搜救行動的機制和措施。東協觀察組組長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聯合演練進一步增進雙方的相互信任。該活動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信息,即東協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發揮的積極作用抱有越來越高的期望,極有可能會在未來深化與中國的軍事關係。
中國領導人也清楚地意識到,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著實令許多國家感到了不安,曾多次強調「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旨在為了與相關國家實現雙贏,絕不會在軍事背景下構建「一帶一路」倡議。因此,單純地從軍事角度看待「一帶一路」是一種較為膚淺的理解。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只是從經濟角度出發的話,中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超級大國。不過,從歷史上看,一個世界強國同樣也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那麼中國目前大力發展軍事力量的行為也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的中國仍是一個「不成熟的超級大國」,如果國際社會希望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超級大國,那麼世界就必須與中國進行更多的接觸,從而將其牢牢地納入現存的國際體系中,這將比過早的指責和猜疑更加有效。
本文系IPP獨家翻譯作品。閱讀原文請點擊下方原文連結。
譯者:曾輝,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