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新冠肺炎,這點很重要!
一張民眾相互距離1米排隊的照片,讓social distancing(社交距離)成為了新加坡的熱門詞彙。

何晶在facebook上專門發布了一條推文並配上了這張圖片,讚揚民眾有安全意識。

最近幾天,我們發現新加坡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已經開始保持社交距離了~
何晶再三提醒民眾保持社交距離
為了防範先冠肺炎病毒的傳播,從3月15日開始,新加坡已陸續實施「保持社交距離」的安排。
何晶今天(3月17日)又在Facebook上發了貼文,讓民眾多多關注保持社交距離。

圖片上,桌子與桌子之間相互都隔了至少一米,這樣可以讓人們在「安全」的距離中活動。

「Mind the Gap」,重要的話何晶強調了三遍!

不僅建議民眾遵守「社交距離」,當局開會也堅守了這個原則~

圖片來源:早報
台下的記者們也保持著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

圖片來源:早報
疫情下新加坡的社交距離
聯合領導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將新加坡安全的社交距離定義在「至少一米」。
全島各處的小販中心、圖書館、電影院、音樂廳等公共場所,人們的座位被隔開,相互之間吃飯的距離隔開一米,以減少人群聚集。

圖片來源:早報
三巴旺山熟食中心還在座位上貼了紅條,提醒大家用餐的時候不要坐在一起,記得錯開。

兩層樓高的勿洛圖書館第一層入口已經關閉,只能從第二層入口進出。不僅如此,圖書館裡的小圓凳之間隔得相當遠,每張凳子上也貼著告示,提醒公眾不要移動凳子,要「保持社交距離」。
原本習慣相互招呼的握手,也已經改為了不用肢體接觸的招呼。李顯龍總理率先垂範帶好頭。

一些樂齡活動以及宗教活動都被暫停,讓大家能在特殊時期不聚集,保證相互的安全。
與此同時,官方還鼓勵僱主採用遠程辦公或視頻會議,允許員工在家中在線工作。

這些「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都有很好的防止新冠肺炎的效果。
保持社交距離有效嗎?
有數據證明,保持社交距離可以大幅度減低疫情傳播的速度。

舉個例子,當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一個健康的人接觸,健康的人就會被感染。

藍色為健康,橙色為感染
如果大家相互之間沒有社交屏障,很快大部分人都會感染病毒。

但如果這中間有一個「隔離區」,就可以大幅度減緩傳播速度。

史丹福大學流行病學家Yvonne Maldonado說:「越早停止傳播鏈,實際上就限制了(病例)呈指數增長……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可以阻止10萬個病例發病,而不僅是1000例。這一切在幾天之內就可以有所改變。」
所以,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減緩疫情的爆發速度,多一秒時間,就少一分醫療崩潰的風險。 非常時期,大家一定要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多「宅」多安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