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港公布及發出虛擬銀行牌照後,新加坡已宣布有意推出同樣的牌照,容許沒有銀行業背景的公司進行銀行業務。
數字銀行業務許可證專門用於幫助服務於服務水平低下的細分市場,例如小型企業,申請人必須向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報告他們是否滿足的銀行業務需求方面的要求。
安永全球新興市場金融科技領導人Varun Mittal評論道:「MAS一直是推動創新之間平衡的最強有力支持者之一,同時實施基於風險的方法來規範新產品,交付和服務機制。」

以下是有關於新加坡虛擬銀行的信息:
1、新加坡將發放最多5個許可證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主席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表示,這5個虛擬銀行牌照將包括兩個完整的數字銀行牌照,以及3個專門針對新加坡中小企業和其他非零售領域的數字批發牌照。
這5家牌照機構將作為MAS試點的一部分發放,監管機構將研究未來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牌照。
2.本地銀行不需要額外的許可證
事實上,已經獲得牌照的本地銀行可以推出自己的數字銀行,而這5家即將獲得牌照的銀行將被加入這個生態系統,與任何可能由現有金融機構推出和運營的數字銀行一起運營,這將根據2000年推出的現行網際網路銀行監管條例進行監管。
因此,新加坡最終可能會擁有超過5家數字銀行,只有它們將在現有許可證下運營。
3.有兩種類型的許可證
3家面向中小企業提供銀行服務的數字批發銀行牌照,不接受個人存款(固定存款不低於25萬新加坡元),但可免費為中小企業和其他企業開立和維護企業存款帳戶。
資本和流動性規則與現有的批發銀行相同,它們的最低實收資本為1億新加坡元。
4.完整的銀行執照將分階段授予
第一個階段是受限的數字全銀行階段,銀行只能提供簡單的信貸和投資產品。金管局將限制存款額度,並禁止它們提供結構性票據、衍生品和自營交易等複雜的投資產品。
另一方面,最低資本要求將會降低,僅為1500萬新加坡元。
一旦數字銀行證明公司可以管理所涉及的風險,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允許任何數字或其他銀行進行價值破壞性競爭,以獲得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把重點放在那些為現有生態系統增值、而非干擾因素的公司,因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想損害當地銀行的錨定地位,因為它們總體上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系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