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想知道本屆大選競選最多國會議席的五個政黨對重要課題的看法,卻沒時間把每一份競選綱領都挖出來細讀,那收看4月29日晚上首播的《新加坡大選2025:政黨論政》華語節目,或許就足夠了。
該節目的形式跟27日直播的英語節目幾乎完全一樣,五個政黨的代表輪流回答主持人和政治評論員的問題,然後總結髮言。
這五個政黨和其代表分別是:
人民行動黨: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
工人黨:蔣佩姍
紅點同心黨:中委會成員馮行全
人民改革聯盟:方愛民醫生
新加坡前進黨:第一副主席潘群勤
五位代表同樣根據地緣政治、經濟和就業、生活費三個主題闡述各黨的立場,內容也和各黨的競選綱領相同。
參加華語節目的政黨代表之間雖然跟英語節目一樣沒有任何火花,但這個變相的問答節目卻不是完全沒有看點:
論政節目是工人黨的練兵場?
參與節目的代表若不是在各自的政黨內都有相當地位(擔任中委會成員或更高職位),就是擁有競選經驗,工人黨代表蔣佩姍這位政壇新人資歷相對較淺。

工人黨新人蔣佩姍。(聯合早報)
但值得注意的是,派新人參加論政節目,似乎是工人黨慣常的作風:在本屆大選英語論政節目代表工人黨的唐光偉一樣是首次參選的新人,2020年的英語論政節目代表則是當年同是新人的林志蔚。
如果回溯到2015年,也就是政黨論政節目第一次播出的年份,工人黨當時分別派出貝理安和許俊榮參加英語和華語論政節目。
貝理安當時同樣是政壇新人,許俊榮則參加過2011年大選,2015年是他第二次競選。
下一屆大選,如果想關注工人黨新人的話,可別忘了這個節目嘍。
女候選人更有語言天賦?
工人黨上屆大選沒有派人參與華語論政節目而遭批評,這一屆派出的蔣佩姍,曾在中國留學,也擔任過新加坡駐華外交官。
參加這場華語論壇的女候選人還有沈穎和潘群勤,跟英語論壇一女四男的情形大不相同。三位女候選人無論在咬字發音和遣詞用字方面,都明顯比另外兩名男代表更好。
紅螞蟻一位小夥伴甚至說,如果讓這三名女候選人換上新聞主播常穿的套裝,還會誤以為他們是新聞播報員呢。

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案頭的紙質稿,和背後的虛擬背景,不就是新聞直播室的標配嗎?(視頻截圖)
本屆大選,難道是女性候選人更有語言天賦嗎?
中國近代史回顧?
稍微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位男代表竟讓我們回顧一段中國近代史。

人民改革聯盟候選人方愛民醫生。(聯合早報)
人民改革聯盟代表方愛民除了幾乎在每個環節不惜用掉寶貴的發言時間自我介紹之外,還在回答主持人關於如何在引進外來人力和保持社會凝聚力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時,將新加坡—印度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CA)形容為「很恥辱的條約」,總結髮言時甚至重申,CECA「對我來講,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喪權辱國」這句成語普遍用來形容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這些條約下,中國不僅割讓土地、賠償巨款,權益方面也蒙受巨大損失。
一份經濟合作協定,能不能與「喪權辱國」划上等號,就留待蟻粉自行判斷好啦。
有趣的是,方愛民還在節目結束前,提議全體參與者起立向觀眾鞠躬。
Video Url
方愛民過後在8視界的YouTube平台留言道歉,表示是因為聽取了好友的建議,認為在節目結束前禮貌地鞠躬道謝較為理想,因此「出於愛國」決定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