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炎成炒完最後一碟面收攤時突心臟病發,送院搶救不果。 (取自網絡)
(新加坡訊) 新加坡老字號福記炒粿條經營至今近半世紀,第二代七旬攤主炒完最後一碟面收攤時突心臟病發,送院搶救不果,前日撒手人寰,享年70歲。
老攤主宋炎成於1978年與妻子結婚後,從岳父手中接過攤位,過去46年來以炒粿條養大兩名兒女,並在2018年搬到白錫熟食中心經營至今。
《新明日報》記者昨晚走訪靈堂,遺孀陳女士、兒子宋瑋麒(38歲)和女兒宋瑋麟(39歲)受訪時難掩情緒,多次在記者面前落淚。
宋瑋麟透露,周一晚上(18日)10時30分接獲通知,說父親收攤時突感不適。
「聽那邊的人說,看到我爸爸不舒服,頭暈坐下,然後他就拿機解鎖叫別人打給我丈夫,可是當時他根本講不到話,是別人轉述的。我聽到電話 後急忙趕去攤位,但他已經送去醫院。」
她說,父親送院後,情況並未好轉,並在隔天凌晨時分離開人世。
她透露,父親生前並無病痛,只是在年後曾申述感冒,以及因咳嗽引起的胸痛,近期也無法快步行走。
兒女回憶起父親生前點滴時表示,父親為人低調謙虛,在他們眼中他風趣幽默,但對顧客卻板起臉來,顯得嚴肅。
「父親是one man show(一個人包到完),和顧客不太開玩笑,因為他頭腦要記得很多訂單,而且他是一盤一盤炒,也不會出錯。 」
宋瑋麟說,父親每天風雨不改,騎著摩哆開攤,直到近幾年因視力減弱,而改搭巴士,每晚搭搭末班車回家,連巴士司機都認得父親。
她表示,青少年時叛逆,雖然父親收入不高,卻盡全力滿足她的需要。大學求學時,因屢次考試不及格倍感壓力,在和父親申訴時,他卻幽默回應,讓她釋懷,並順利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
「爸爸說,總統有人做,總理也有人做,不及格就不及格。他這番話瞬間讓我沒了壓力,他也懂得緩和我的情緒。」
她補充,身為小販的父親,也在她畢業當年,第一次西裝筆挺拍下全家福。

福記炒粿條第二代攤主宋炎成。
原本是名正規軍人的宋瑋麒說,他在當兵7年時決定提早退伍,父親二話不說,拿出積蓄,讓他賠償違約金,而他也後悔當年,在中學時沒有努力用功讀書,讓父親失望。
鮮少接受採訪的宋炎成2019年接受媒體訪問,就是否會繼續經營攤位時感性說道:「因為炒粿條和這個攤位,我才能養家,把孩子帶大。我的孩子叫我退休。我告訴他們,我現在還可以做,就多做一點,因為我對很多顧客有感情。我可以做少一點,半退休這樣子。 因為如果沒有這攤炒粿條,我的孩子就沒辦法上大學,我也不會多孫子。 都是靠這個攤位和炒粿條,養活一個家。 」
宋瑋麟說,曾在數年前向父親透露願意接手的年頭,但父親心疼她,認為小販生活辛苦,並以母親的經歷勸誡,讓她打退堂鼓。
遺孀陳女士透露,待喪禮結束後,與家人商量考慮重出江湖,並詢問家人是否有人願意學習接手。
陳女士對於老伴驟逝感不舍,多次強調不甘心丈夫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她。
她說,本月10日才和丈夫以及女兒一家人前往雲頂旅遊5日,沒想到卻是最後一次。
「原本他還想說,6月和兒子一家再出門,但是都不可能了。」
家人透露,宋炎成鮮少出門,這次出遊也是疫情後首次出國。
宋炎成的靈堂設於新加坡武吉巴督西5道第388A座的多功能禮堂,本月23日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