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婧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昨天透過視頻,在東博會開幕式上致詞。(陳婧 攝)
由新加坡和中國攜手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有潛力成為惠及本區域的另一條貿易路線。東協應與中國探討相關合作,延續通道帶來的貿易增長勢頭。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昨天透過視頻,在第18屆中國—東協(新加坡稱東協)博覽會開幕式上致詞時指出,東協和中國可通過開啟貿易新通道、加強貿易往來和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雙方經濟融合。
王瑞傑說,東協和中國自30年前建立對話關係以來,雙邊貿易不斷發展。去年雙邊貿易額在冠病疫情下仍逆勢增長,突破5000億美元(6692億新元),如今雙方已是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在數碼經濟快速增長和中產階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東協和中國將從更緊密的經濟融合中獲益。
王瑞傑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旗下的陸海新通道為例,回憶他在2019年訪問重慶時,親眼看到這條貿易通道構成的廣泛網絡和具備的巨大潛力。他說,通道更直接地聯繫中國西部與東南亞,節省了運送貨物和提供服務的時間和成本。
在冠病疫情肆虐的背景下,陸海新通道去年的貿易量依然同比增長30%。王瑞傑說:「我們應該乘勝追擊,延續這個增長勢頭。」
除了共建貿易新通道,王瑞傑也建議東協和中國攜手強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投資框架,例如提升《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減少非關稅措施。他也指出,推動數碼經濟將是其中重要的合作領域。
王瑞傑還提議東協各國與中國進一步放寬彼此的航空運輸協定,加強區域連通性。他說,維持緊密航空聯繫,對於經濟復甦以及加深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依然重要。
今年也是東協—中國可持續發展合作年。王瑞傑認為,東協—中國環境合作戰略及行動計劃,以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倡議,都可以促進相關交流合作,帶來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