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MAS6月21日對三家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華僑銀行)以及一家保險公司(瑞士人壽)開出罰單,共罰款380萬新元(相當於2035萬元),理由是他們違反了新加坡有關打擊洗錢、打擊恐怖組織融資交易的規定。
新加坡MAS宣布,在德國電子支付企業Wirecard破產後,該機構對涉及到新加坡居民的一宗Wirecard全球欺詐案展開調查,結果發現了本國一些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措施存在不足。

據報道,2020年6月,Wirecard公司申請破產,一共拖欠債權人40億美元資金。審計機構在該公司帳戶中發現了19億歐元的「資金黑洞」,這背後其實是一宗全球性的金融欺詐陰謀。
具體到各家機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於星展銀行罰款260萬新元,對於華僑銀行罰款60萬新元,對於花旗銀行罰款40萬新元,對於瑞士人壽公司罰款20萬新元。據悉,星展銀行此次的罰款,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有史以來根據同一違規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四家金融機構的違規行為很嚴重,但是在調查中,該局並未發現四家機構的員工存在故意違規的行為。
對於四家金融機構是否發生了違法交易活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答覆稱,他們的調查重點關注是否遵守了相關要求規定。
1、星展銀行DBS
DBS銀行被罰款260萬新元,因為在2015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間,DBS銀行未能維護11個公司客戶帳戶相關和最新客戶盡職調查信息,包括客戶的實益所有權,也未能更新客戶的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風險評級
這導致銀行未能及時對客戶進行盡職調查。此外,DBS銀行未能充分了解財富來源,而是依賴客戶對財富的聲明,沒有進一步證實。

2、華僑銀行OCBC
華僑銀行被罰款60萬新元,因為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間,華僑銀行未能調查一個公司客戶的大額交易背景和目的,儘管這些交易與客戶業務背景不符,這些交易的規模大且模式不尋常,沒有明顯的經濟目的。

3、花旗CITI
花旗銀行被罰款40萬新元,因為在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間,花旗銀行未能充分了解兩個公司客戶的控制結構,也未能正確識別客戶的實益所有者。儘管有信息表明客戶聲明資料有誤,但花旗銀行也沒有進一步對大額交易進行調查,這些交易大大超過了一個客戶過去的交易金額,且沒有明顯的經濟目的。

4、瑞上人壽保險公司 Swiss Life
被罰款20萬新元,原因在2017年5月,瑞士人壽未能充分了解一名高風險客戶複雜的所有權和背景結構的,也未能充分證實客戶實益所有者的財富來源。
上述這些違規行為是在MAS對Wirecard AG的財務報表出現異常,以及涉及新加坡個人和實體的指控後,對這些金融機構進行審查時發現的。
這些金融機構在處理與Wirecard AG或其相關方有交易或聯繫的人時,被發現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的控制措施不足。

內容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