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馬政府禁止雞隻出口到新加坡,導致該國雞肉供應受影響,有巴剎鮮雞肉攤主停業兩周損失至少4000新元(約1萬2000令吉),對於新加坡政府表明會在必要時提供援助,業者們表示歡迎。
《新明日報》報導,在裕廊西41街濕巴剎經營鮮雞肉攤27年的陳芳受訪時說,本月2日起他們就已關閉攤位,但由於仍需租金等營業成本,至今已損失4000新元。
她指出,巴剎處理冷凍雞比較麻煩,因為需要切塊分不同部位,所以要先把雞解凍,賣給顧客後他們也要當天吃,解凍再冰凍不太好,肉質肯定受影響,因此選擇暫時關閉。
她表示,會等到大馬恢復出口鮮雞才重開檔口,若供應問題持續則會考慮轉讓停業。
「我們年紀大了,因為雞飼料漲價,相信未來雞肉價格也會漲,生意應該不好做,但若當局能提供幫助,減免租金,我們可能可以經營下去。」
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知名的亨記雞飯也因鮮雞供應中斷而在一周前關閉攤位。
攤主黃得僖說:「我們一個頭手、兩個員工,加上租金等成本一個月要上萬元,關閉一周已至少損失2500新元(約7500令吉)。」
她指出,她不是沒有想過用冰凍雞替代,但怕砸了招牌。
「我們過不了自己那關,所以打算扛住損失,如果政府可以幫忙,那再好不過。」
大馬禁止雞肉出口至今約半個月,不少巴剎雞販和熟食中心的雞飯業者已關閉攤位。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昨晚在新加坡肉商聯合會20周年晚宴上致辭時說,政府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尤其是供應情況。
「如果供應長期受到大規模的干擾,就如冠病疫情擾亂裕廊漁港的運作、安全管理措施導致濕巴剎和小販中心必須關閉和減少場地容量的情況,國家環境局和新加坡食品局會按需要,向攤販及行業租戶伸出援手。」